韓原之戰結束了,秦軍取得大勝,但不管如何,秦軍也有不少損傷。對秦穆公來講,戰役目的完全達到,便宣佈凱旋迴國。

有人要問,秦軍為何不乘勝殺向晉國都城絳都,甚至乾脆將晉國給滅了?

這個叫說天書了。晉國是什麼國?那可是大諸侯國,雖然這一仗敗得很慘,但你秦國因為晉國失信無道,出兵討伐是有正當理由的。此戰雖然秦軍準備充足士氣高漲,畢竟還是有僥倖成份在的。

但如果要想去滅了人家一個大諸侯國,那便理由不正當了,這樣勢必導致己方士氣低落,而且容易導致天下諸侯共討之。

嚴格來講,如果晉軍準備充足一些,是不可能被打敗的。秦穆公可不是傻瓜,他完全明白弱小的秦國戰勝強大的晉國,也許在某次戰役上是可能的。但兩國真完全較起真來,秦國哪裡是晉國的對手?

見好就收,這是明智的。

晉惠公坐在囚車裡,被秦軍押送回秦國。此時的他十分沮喪,怎麼就這樣被秦國人給活捉了呢?明明是晉軍人多勢眾,自己還親征來著。晉惠公沒去想正是因為自己三番五次失信失德於秦國,晉軍已經失去了道義,故士氣不如秦軍,從而落敗。

晉惠公把所有的失敗原因歸咎於慶鄭,就是這個慶鄭,戰前烏鴉嘴說自己的戰馬因為外國馬要出事。也就是這個慶鄭,見死不救,從而導致自己被俘。如果有可能回國,一定要將慶鄭千刀萬剮了!

晉惠公不斷想著,恨著。他不知道的是,圍繞著他的被擒,晉國以及與晉國相關的有關人士已經行動起來了。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營救國君!

首先是晉軍上上下下的將軍大夫們,韓簡、虢射、梁由靡、慶鄭以及沒有被記錄下來的大夫們,他們一個個脫去戰袍,放下武器,背上帳篷,向秦軍軍營走去。

他們去送死麼?不要擔心,他們不會死。

因為現在的他們已經不是士兵將軍了,脫去甲衣放下兵器的他們,只是普通的晉國大夫們,有十多位,隨著後面還不斷跟上來,有幾十位了。

他們去秦軍軍營做什麼?他們去見秦穆公。秦穆公已經下令班師了,聽報這麼一回事,頓足嘆道:這些晉國人怎麼這樣?

但又不得不見,晉國大夫們一見秦穆公,便通通行了最高階別的大禮,然後都跪在秦穆公面前,泣不成聲。

秦穆公嘆道:“你們這是幹什麼?”然後拂袖而去,命不要理睬這幫晉國佬。

其實他心知肚明,這幫人這樣子來見自己,就是懇求放了晉惠公。放了這小子,做夢去吧。秦穆公恨恨想著。

秦軍開始撤了。但晉國大夫們沒回去,他們一路跟著秦軍,一路嚎哭著。秦軍紮營,他們也扎帳篷,然後都吵著要見秦穆公,整個就是一群趕不走的蒼蠅。

秦穆公終於忍不住了,他對晉國人道:“你們這是何苦呢?寡人這次來晉國,就是想要討個說法,現在好不容易將你們國君請到了,寡人必須將他帶到秦國,讓他在秦國老百姓面前解釋一下為何失信於秦國,為何趁秦國饑荒時來攻打秦國,又不是將他給殺了,你們擔心什麼呢?”

韓簡等人一聽秦穆公說出此話,立即作感激涕零狀,拜倒在地。

韓簡道:“偉大的秦伯啊,您頭頂著蒼天,腳踏著厚土,對著黃河大神,您的話,已經感動了他們,也溫暖了我們。我們怎麼敢不聽您的命令呢?既然如此,那就讓我們都陪著寡君,一路到秦國吧。”

什麼意思?晉國大夫們這樣一路表演過來,就是要討一個晉惠公可能會得到一個什麼樣下場的答覆!

現在秦穆公可能是無心說一句不殺晉惠公,那晉國大夫們便抓住這句話,把天帝地鬼黃河大神都搬出來,意思就是你秦穆公堂堂一國之君,說話要算話。

至於我們這些晉國人,那是一定要跟著國君走的,我們都帶著帳蓬,國君到哪裡,我們就都到哪裡。

有人要問了,為什麼不乾脆將這些晉國人都抓了起來?明明兩國交戰,都是敵人,現在自己送上門來,那豈不是送死?你秦穆公還猶豫什麼呢?

嘿嘿,這個我們必須要有點春秋戰爭的常識,因為那是貴族戰爭,是有著一套嚴格的戰禮的。根據規定,穿著甲衣拿著武器才叫敵人,如果脫去甲衣放下武器,那便不是敵人,還要根據對方的身份予以禮遇。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的,也許今天戰場上拼著刺刀,明天便是送一個女兒給你當夫人成了姻親之國。

這樣的戰禮,還有比如在戰場上不能殺已經受傷的敵人,不能殺乳臭未乾的未成年敵人,也不能殺鬚髮皆白的老年敵人,等等。

秦穆公傻眼了,他沒想到晉惠公在晉國居然如此得人心,心下也有些忐忑。本來按他的意圖,晉侯將被直接押送到秦國祖廟,搞一場轟轟烈烈的祭祖獻俘大典,封賞有功將士,然後再一刀剁了晉惠公,以洩心頭之怒。

但從晉國大夫們這些舉動來看,如果真殺了晉惠公,那將可能導致晉國無窮無盡的報復!

心煩意亂中,秦穆公無奈只好任由這些晉國大夫們跟著,回到了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