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前面講過,晉獻公此時帶兵打仗去了,宮裡是驪姬在當家。驪姬既然假傳晉獻公旨意要申生去搞這次祭祀活動,必然不是隨便玩玩申生的。

申生送胙肉給晉獻公,正是她所算計到的,而她就在這塊胙肉裡做起了文章。

申生將胙肉交給驪姬後便回府了,驪姬看著這塊好肉,美眸閃過一絲狠毒之光:“申生啊申生,別怪我狠,你們晉國滅我族殺我父時,可曾想到過今天?”

她命人將毒藥灑在肉裡,然後等晉獻公回來。過了幾天,晉獻公得勝回國。驪姬告訴他,出征期間,世子申生去祭祀了齊姜,並送來了胙肉。

晉獻公心裡不快:未經寡人同意,怎麼可以擅自祭祀?但想想他畢竟祭祀的是自己的亡母,再說祭祀完了,胙肉還是送來給自己享用,說明申生還是有禮數的。

於是,也不再多想,命人割肉來供自己食用。

下人很快將肉端了上來,晉獻公大喜,將要去抓肉吃,此時驪姬突然說:“這個肉,放了幾天了,會不會變質哦。”

晉獻公大致看了一下說:“總體還好吧,寡人看是沒任何問題。”

話雖這麼說,看著有塊把肉顏色是有點不對,便挑出一塊,扔給自己養的狗吃。那狗一口便吞了下肚。

正想自己也要去吃肉,突然聽得那狗哀叫起來,口吐白沫。然後,一陣痙攣,便倒地不起了。

晉獻公大驚,看看這肉,難道是肉有毒?端肉上來的內侍早嚇壞了,晉獻公大怒,命他吃一塊。

內侍哪敢違逆?內侍吃了後,立即吐白沫,痙攣倒地,很快便死了。

這還了得,居然送給寡人毒肉?晉獻公怒不可遏。驪姬也裝作大驚失色,哭道:“這個肉是申生派人送來的,送來後便一直放在這裡,臣妾哪裡敢相信他居然敢害君上??”

驪姬接著哭訴道:“想不到申生居然這麼狠毒,居然連君上您都敢下手。一定是前不久因為他調戲臣妾,心中有愧,怕被君上知道教訓而心懷恐懼,故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這說起來,也是源於臣妾之過。求君上讓臣妾母子遠離晉國避難,苟全性命吧。”

這是真正的一句火上澆油,晉獻公本就是被無盡的怒火燒沒了理智,此時更是暴跳如雷。他也不與群臣商議,直接命人赴世子府緝拿申生。

早有人通報了申生,申生一聽大驚,忙逃到曲沃去了。

晉獻公一聽申生居然逃走了,這不正坐實了做賊心虛?更加確定是申生下的毒,便命梁五率大軍前往曲沃捉拿申生。

申生雖也手握一軍的軍權,但此時的他已是亂了方寸。手下眾將均知道世子是被冤枉的,群情激慷,誓言力保世子性命。

申生對眾將士說:“想不到我申生今日居然到了走投無路之境,曲沃已經背上一個同室相殘之名,此時若反抗,則又是曲沃使晉國再次陷入內亂,這實在是我不想看到的。”

眾將都默然。此時申生的老師杜原款建議申生出國避難,申生搖搖頭道:“揹著一個弒父奪位的罪名出國避難,天下之大,誰敢接納我?就算有接納我的國家,也將遭致晉國大軍的攻伐。戰火紛起,百姓死難,我申生不願成為這樣的罪人啊。”說罷,回府去了。

眾人還都在等著申生的決定,不一會,有侍從出來哭道:“世子已自縊身亡了。”

眾人目瞪口呆,情知世子死得實在冤枉。但申生既死,一時無主,大家也便只餘悲憤,對驪姬之狠毒更是憤恨。

在絳城的晉獻公得知申生自殺身亡,更認定了他是畏罪自殺。狂怒之下的晉獻公,立即宣佈任命奚齊為世子。

驪姬心裡一陣狂喜,知道此時得趁熱打鐵,便對晉獻公說:“申生本是一個好孩子,但變成這樣,畏罪自殺,著實可惜可嘆。臣妾認為,太傅杜原款教導無方,應予以治罪。

還有,公子重耳和夷吾都是知道此事的,他們本就與申生交好,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援,申生也斷不敢行此悖逆之事。”

晉獻公此時哪裡還有什麼理智?他立即宣召重耳和夷吾。

早就有人通風報信了,兩位公子哪裡敢赴絳都?

晉獻公得報重耳、夷吾居然違令不回絳都,大怒,派兵分別攻打重耳鎮守的浦城和夷吾鎮守的屈城。

這兩個所謂的重鎮,都是剛修建的城池,哪裡敢與晉獻公的大軍相抗?

不過,這兩位公子倒也不象申生那樣,來個自行了斷一死了之,他們相信好死不好賴活的道理,於是各自逃往別國去了。

就這樣,晉獻公一頭栽進驪姬精心編制的圈套,逼死親生的兒子,逼走親生的兒子。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驪姬之亂”。

驪姬之亂,導致世子申生自殺,公子重耳和夷吾出走,使晉國人心離散。尤其是豪傑之士紛紛外逃,晉國的實力遭受了重創,並給晉國的後世君主留下了許多的陰影。

比如,後來的晉惠公從奚齊與申生的世子之爭得到的教訓,使他對於有威脅自己地位的公族子弟的殘殺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最後居然使晉國到了“幾無姬姓子弟”的地步。外姓大臣被委以重任,直接導致“三家分晉”,晉國就此滅亡。

到此時,按理,驪姬的復仇已經到了一個高潮,能夠將晉國亂成這樣,她也應該知足了。

但她也知道,有的路,走上了,便不能回頭,明知前面已經無路可走了,也要勇敢的走下去!

要麼就是衝破最後的屏障,走出一片新的天地。要麼便是折於屏障之下,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