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吾、呂省、郤芮緊急商議了一番,定下了回國繼位的具體計劃:

第一步,繼續宣揚公子夷吾的賢德,以及對晉國人民的熱愛,重點是他願意選擇在這個時候展現一位晉國公子的擔當。此項工作主要由呂省負責。

第二步,抓住秦國人來考察自己的機會,給予秦國人足夠的好處,不要心痛損失眼前的晉國利益。只要秦國人決定擁立自己,那大功就告成了一半。此項工作,由夷吾負責。

第三步,必須將晉國國內現在大權在握的裡克、邳鄭拉到夷吾一邊,一定要讓他全力以赴支援夷吾當國君。這項工作由夷吾親自負責,具體由呂省配合。

第四步,必須爭取齊國的支援。現在齊晉之間有矛盾,必須全面服從齊國,這項工作具體由郤芮落實。

第五步,等繼位為國君後再說。

非常周密且高效率的計劃!呂省回晉國去了,秦國人果然來了。

夷吾很大方,他這次可謂是下了血本,送給秦國使者黃金四十鎰、玉璧六對的禮物。夷吾直接表示,如果秦國幫他回國繼位,那將永結秦晉之好,而且,割讓河西五城給秦國。

秦穆公聽著是眼睛都直了:河西五城,這份禮物實在太重,因為秦國偏隅西垂,歷代秦君哪個不夢想著向東挺進?為此,一代一代秦君不知付出了多少血汗!

如果得到河西一帶土地,那便是秦國得到了向中原挺進的跳板,戰略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秦穆公在這樣的利益誘惑面前,能不心動嗎?秦國人決定支援夷吾。

夷吾給裡克寫了一封信,高度讚揚了裡克平定驪姬之亂對晉國作出的偉大貢獻,評價裡克為晉國的柱國之臣。並表示自己回到晉國繼任君位後,立即任裡克為晉國正卿,將國政大事均託付於裡克。

另外,將把汾陽萬畝土地封給裡克作為封邑,把負蔡七千畝良田賞賜給邳鄭作為食邑,其他同志一概論功行賞。

裡克、邳鄭接到信後,一個字,高興啊。尤其是裡克,自己因連殺了兩位君主後一直憂心沖沖,現在不但後顧之憂徹底解除,還將獲得巨大的利益!

得,夷吾果然為一位大方的主,這樣的國君,自己當然得傾力輔佐了。於是,裡克、邳鄭、呂省等便在國內發動輿論,宣傳夷吾的各種好。

郤芮出使齊國的訊息同樣令人振奮!此時的中原霸主、齊國國君齊桓公平生最愛的就是管諸侯國的閒事,認為自己是有資格有能力幫助各諸侯小弟的。尤其是對於扶立君位的事,他是最喜歡做的,甚至不惜派出齊國大兵。

因為凡是經自己扶持過的國君,哪怕不一定會與自己結盟,但一般情況下都會聽點自己話的。

當時晉獻公在位時,齊桓公搞過一次癸丘會盟,結果晉獻公因故卻沒去參會,這在國際關係上講便意味著晉國尚未加入到以齊國為首的中原聯盟!甚至在齊桓公看來,你晉國對齊國還是有些不服的。

所以,晉獻公死後,晉國發生連弒兩君的大事,當初便率諸侯聯軍來干涉過晉國內政,只是根本沒降服了晉國人。

現在齊桓公聽說晉國國內這個狀況後,心下大為懊悔:自己沒事找什麼出兵討伐晉國這破事做什麼?看看人家秦國,直接出兵幫助扶立一位晉國國君,那這樣的晉國國君以後還不與秦國交好?

我齊國圖什麼?無非就是圖箇中原霸主,讓晉國聽命自己而已。如果咱齊國出面,也來扶立一位晉國國君,這不就成了麼?

齊桓公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讓齊國支援,沒問題,但前提必須是加入由齊國主導的中原同盟,即大家都要踐行癸丘會盟的精神,共奉周天子,尊王攘夷。

齊國的支援具有巨大的實際意義和政治意義,因為齊國的背後有一個周天子!也就是說,如果答應了齊國的要求,那齊國可以讓周天子冊封夷吾為晉國新君。

郤芮想也不用想便立即答應了齊國的條件,然後,齊桓公便派出軍隊,前去和秦軍會合。由夷吾挑選一個良辰吉日,兩大國出兵一起護送夷吾回晉國繼位。

一切都搞定了,公子夷吾長長舒了口氣。他看到了晉國國君寶座在向他點頭示意,想想數年來流亡生涯即將結束,自己將迎來人生的巔峰,敢情是做夢一樣。晉國,我來了。

公元前651年冬天,公子夷吾回晉國了。

回國的場面是很隆重的。齊、秦兩大國雄兵護送,裡克、邳鄭、呂省等一干大臣率眾臣出城親迎。都城降城外,人山人海,人們自覺排成兩排,熱烈歡迎著公子夷吾的回來。

全晉國人民的熱情驅趕了冬天的寒冷,人們都期盼著,所有人都在憧憬著多災多難的晉國將鳳凰涅槃,全面走向國強民富。

是的,公子夷吾回來了,他繼任為新一任晉國國君,這便是晉惠公!

晉惠公,生辰不祥,公元前651年繼任晉國國君,薨於前637年。

他的一生,是曲折的一生,曾經飽受滄桑後終登權力頂峰。他承載了太多人的希望,裡克、邳鄭、呂省、郤芮等一干大臣,還有秦國人和齊國人,以及全晉國人民!

好好努力吧,晉惠公同志,別讓大家失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