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御醫前來請脈,已是半個時辰之後了……

這一路風景,自然不同來時,境由心造,相由心生!

哪怕尋常山水,瞧在眼中也是別樣的景緻。

等到一個月後大軍回京,二人進宮覆命,蕭瑾瑜身上傷口早已完好,只在肚子上留下個極醜的疤痕。

不過他後背這些年征戰也留了不少的疤,自己倒是不覺得,反倒讓太后心疼壞了。

關於緬州境內一切,先前奏摺之上早已奏明,皇帝對二人讚賞有加,除了誇讚蕭瑾瑜謀略過人,又讚歎蘇慕林在緬州暫代知州,處理政務妥當。

繼任知州的奏摺就擺在案頭。他本以為緬州盡大半數官員被斬,暫領知州的不過是一毛頭小子,素以牙尖嘴利而聞名,哪知道接手之時,政務清明,一項一項處理的極好。

又因著將陳志的家當全抄了出來,緬州帳面上竟然略有盈餘,並非是他當初所想的是個爛攤子,對這位少年得志的官員就更添了幾分好感,因此上報的奏摺竟然將蘇慕林一頓猛誇,讚不絕口。

其實這一切全拜蕭瑾瑜所賜。

他此時雖受了傷,但軍威赫赫,城中處斬了太多人,各有司衙門雖尋了原衙門的書吏代理瑣事,但這些人早被嚇破了膽子,有這樣一座殺神鎮著,眾人哪敢怠職?

因此主官雖然被處斬,但政事卻有條不紊的進行了下去,不然,就算蘇慕林有三頭六臂,一個人也難扛下這諸多公務。

蘇慕林自然也明白這一點,因此在皇帝面前,滿口謙詞,只將所有功勞都推到蕭瑾瑜身上,蕭瑾瑜又誇她處理瑣事細緻,她幾欲反駁,是不是每日喂水餵飯,替他換衣擦身處理的細緻呢?她處理公務的時候,他正在病榻上躺著養傷呢,怎知她細緻不細緻,這人純粹睜著眼睛說瞎話!

二人之間你推我讓,連皇帝也禁不住失笑,沒想到這一對冤家前往緬州一趟,倒意外的相處融洽起來了。

君臣之間的會晤十分的愉快,每人又得了半月長假與一堆的賞賜。

蘇慕林歡歡喜喜出宮回家去了,蕭瑾瑜懷著喜悅的心情前往慈安宮向太后請安,結果被強迫脫衣,太后瞧了瞧他身上的傷口,頓時將他一頓破口大罵,道他不愛惜自己身體,令她這老人家一大把年紀還要提心吊膽。

說著抹淚不止,又追憶起戰亡的長子,更是淚水漣漣,蕭瑾瑜花了好一番功夫,才將老太太哄轉。

皇帝早知太后對這孫子偏疼異常,因此只稍稍提了提他受傷之事,倒未曾提是因著救蘇慕林而受傷,不然今日蘇慕林恐怕要在慈安宮長跪不起了。

蘇慕林數月未曾回家,原只以為推開家門定然蛛網結塵,完全沒法住人,哪知道方才到門口,院門已開啟,一名中年僕婦笑意滿面的迎向她:“大人,您回來了!”

她退後兩步,左右瞧瞧,顯然沒有走錯門,可是這從天而降的僕婦卻教她吃了一驚。

那中年僕婦顯然明白她在疑惑什麼,連忙解釋道:“奴婢是秦王府上的僕人,王爺早遣了奴婢前來照料蘇大人府上。”

破門而入嗎?她走的時候可是將院門鎖好的。

不過那僕婦瞧著她唇角微彎,顯然心情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