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前塵往事
章節報錯
大唐太平盛世,萬國來朝。天家人丁興旺,人才輩出。有皇子十位,個個文韜武略,公主十二名,皆是巾幗英雄。李氏這般繁榮鼎盛,任誰見了都要說一句,大好江山後繼有人。
三十年前,當今皇帝與賢后公孫皇后大婚,大赦天下,免收賦稅,開倉贈糧,京城夜夜燈會焰火,普天同慶長達三月。每每談及此事,年長的百姓仍津津樂道,感嘆餘生只怕再難見到當年光景。
而帝后二人鶼鰈情深,更是羨煞旁人。二人婚後,皇長子、二子、三子皆為公孫皇后所出。公孫皇后仙去之後,縱然後宮佳麗三千,也再無皇后。即使子嗣眾多,太子之位,除公孫皇后所出之皇子,皇帝亦再不考慮其他人。
只可惜天意難測,皇長子、二子先後夭折。公孫皇后也於次年追隨幼子們而去。皇帝悲痛欲絕,將尚在襁褓的皇三子李雄霸接出後宮,親自撫養。
李雄霸作為公孫皇后所存的唯一骨血,自是被皇帝百般珍視,千般疼愛。皇帝貴為天子,尚且經常不忍違揹他的意志,又何況是其他臣子。
天承十年,南方一小小蠻族來犯,皇帝派十萬兵馬相護,驍勇善戰的石飛將軍為副將,一路如切瓜砍菜,助李雄霸取得戰功,加封太子。
天承十一年春,太子“奉旨”巡江南,一路遊玩索討,各地官員人仰馬翻。
天承十一年春末,天降異象,李雄霸離奇失蹤。
皇帝聞訊,已然承受不住打擊,大病之後休朝一月,不問政事,廣發告示,只求尋回愛子。
兩年過去,李雄霸杳無音訊。
皇帝思子成疾,朝政荒廢,暴飲暴食,身量暴增,身體狀況卻如大河決堤,急轉直下。
太子之位仍懸而未決。
天承十三年秋,皇帝之兄、素有“賢王”之稱的北齊王帶兵入皇城造反,圍帝於玄武門。
康寧公主李令音早有所覺,帶兵符與聖旨向石飛將軍借兵,設下埋伏,成功救駕。
帝感其孝,封鎮國康寧公主。
天承十四年,鎮國康寧公主與國師圓智大師遠赴蓬萊,迎回失蹤三年的太子。
帝大喜,改元天慶,大赦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