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前兩年,很多網紅給鄉村捐圖書館。你知道一個圖書館需要多少錢的書嗎?

不用1萬塊錢。

拍出影片來,已經很震撼了。

她也沒想到我能做起來。過去這些書都流通到哪了?擺攤的那些小商販,某寶上的那些舊書批發商。

做的好歸好,我只是做著玩,因為我心思不在書店上,只是想跟她建個連結,畢竟她級別足夠高。當年曾鈞來找我玩耍,他說他採訪過一位大咖,問他事業中最遺憾的事是什麼?大咖說,認識過那麼多優秀的人,卻沒有建立連結。曾鈞因此送了我一句話:大人物使人變大,小人物使人變小。

意思是遇到優秀的人,一定要積極建立商業連結。

無巧不成書。

有些時候,巧的讓人目瞪口呆。

前面我說到,我有個大學同學邀請我去參加畢業十五週年聚會,他是我微信上唯一的大學同學。有天,我驚奇的發現,我們三人竟然有交集。

再一探究不要緊。

大水衝了龍王廟。

鴻雁竟然是我大學同學,巧不?

那不對呀,你這個編的太離譜了,大學同學不認識你?不知道你叫憧憧?你們還合作了這麼久,沒聊過哪個學校畢業的?

一點都不奇葩。

我之前寫過,我們那個破專業連個老師都沒有,放羊模式,而且我們學校是生活區跟教學區分開的,生活區又分男區與女區,也沒有固定教室,大家除了上課的時候基本沒有任何交集。像我這樣幾乎從來不上課的人,不為女生所知,也很正常。

何況,上學時,她是個書呆子呢!

她是對我沒有任何印象。

我對她有。

我隱約記得,她那時挺土的。

後來,見面時,她說,她使勁回憶了回憶,隱約記得看過我踢球。

主要,就是同學太多了。

106個。

誰記得住?

知道我們是大學同學後,我們倆打出了相同的一句話:很高興,再次認識你。

我們交流的越來越頻繁。

話題越來越廣泛。

動不動通個電話……

因為她幫我做事從來沒要過錢,而且又對我有打賞,我想去找她,給她送錢,約了她好幾次,她都說忙。

一直到她去北戴市開會,說會在避暑山莊停留一天。

我接著開車過去了。

一見面,很陌生。

她應該是第一次見我。大學時見過,但是沒有印象了。

我對她有印象。

但是,已經截然兩個人了,大學時,她微胖,略土,而如今呢?筆直,1米7的個頭,山省女孩的標準身高,風衣。整個人的氣質彷彿是外交部發言人,隨時可以上新聞上電視。

就那狀態。

一見面,先握了握手,你好。

她要請我吃某德基,理由是我在朋友圈說我最喜歡吃某德基。

她不吃。

我問,你為什麼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