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疾苦(第1/2頁)
章節報錯
旂龍國田稅很輕,只有百分之五左右。
百姓的負擔應該很輕才是。
然而如此輕的田稅又怎能滿足那麼多的國之蛀蟲。
於是多年前又在田稅的基礎上增加了人丁稅。
人丁稅和田稅保持一致,看起來似乎也不高,可每家每戶的人丁一平均下來,那可不就得壓死個人。
按說旂龍國國力強盛,經濟繁榮,不該出現如此的重稅。
歸根結底,還是朝堂的腐爛已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
湖州府自古便是魚米之鄉,盛產稻米,因此朝廷稅糧每年積攢下來的,也都是成倉成倉,不可用擔來計量。
基本上湖州府百姓每年辛苦勞作接近一半的收穫,都堆積到了此處。
稅糧的位置位於湖州洲衙門內的一處禁地。
常年都有重兵駐守,來到此地的糧食,只有進沒有出。
到了年跟前,上面會派欽差車隊來一次性將稅糧全部拉走,一粒不剩。
至於拉走之後,最後還剩多少能進入國庫儲備,誰也不清楚不是。
稅糧不能動的原因,黃亢說的很清楚了。
動了形同於謀反,可真是一點都不假。
就算不是謀反,也能給你安個謀反的罪名,為啥?
動了那麼多大人的蛋糕,人還能輕饒了你不成?
你就問問兵部尚書費解,皇城地頭上他有多少家糧莊,其中糧食究竟來路,便能一清二楚了。
可不止費解一家是這樣,就簫秦所知,小小的皇城地界上,光大大小小的糧莊,糧鋪,都有上百家之多。
哪一個沒有官方背景?
當然也不止皇城如此,旂龍國境內但凡繁華之城,如此情形比比皆是。
給容易就給人造成一種,旂龍國糧食多到,大街上到處都有人賣,誰都買得起的錯覺。
事實上,繁榮的市場根本就是虛假的,老百姓的乾癟的肚腩才是真實的體現。
買的起糧食,吃的起市場糧的,都是有錢人。
有錢人跟有錢人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看似開放,實則極其密閉的圈子環境。
然後,有錢人都讚美旂龍國是真的好,國富民強,一派繁榮,欣欣向榮。
何不食用肉糜?
令人感慨萬千。
簫秦很清楚這些內幕,雖然他真正進入旂龍國朝堂的時間很短,但見慣了那些大人們的奢侈之風。
再和這一路流放之路所見到的百姓疾苦相比較。
果真就是,同一片天空下,同一片土地上,一個國度中,一個王朝內,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甚至於,賤民們所處的根本不配為世界。
談何世界?
所以簫秦盯上稅糧,已不是一天兩天了。
這也是正是他敢當著成百上千難民的面,開口承諾補償給他們的口糧伊利不會少的底氣所在。
朝堂腐爛,民生如狗。
即使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災情為藉口,簫秦也毫無畏懼。
已經是流放犯身份了,怕什麼?
何況自己踏上流放之路,本來就是在替旂秦帝解決天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