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令狀遞上去是一回事,皇帝收不收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能光靠幾個字說你能行,請相信我,就能讓人信服吧。

你得寫明方法,步驟,以及利弊,讓人自行判斷是否可行。

洋洋灑灑兩千多字的軍令狀,開頭看著的確像那麼回事。

後面就不對味了,更像是一封進獻的治災良策。

蕭秦敢篤定,此策一旦被採用,將會對旂龍王朝產生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即便說他是國策也毫不誇張。

同時這也是蕭秦來到這個世上,第一次以旂龍國臣子的身份進獻的治理策略。

所以必須認真對待。

一共兩份,區別在於,第二份多加了黃亢的名字。

只需要遞上去一份,因為軍令狀不是欠條,不需要留存根和備份。

姚啟動拿起其中一份,一字一句看的很仔細。

一盞茶的功夫,他已經被震驚的無與倫比,再次看向蕭秦時,眼神都不一樣了。

之前在厝縣,蕭秦的一系列作法,姚啟年有所耳聞,但沒有詳細步驟,也不知道對方的具體思路。

因此完全抓不到重點,找不著北。

而此時具體步驟就在他手中,寫的極盡詳細。

姚啟年不是傻子,他看了整整五遍。

初看時仍然無法理解,直到第五遍時,有一種醍醐灌頂,幡然頓悟的感覺。

一隻梨,上面出現一個小小的壞點,去掉壞點,雖然這對壞點而言,是很殘忍的事情。

卻能因此挽救整隻梨。

道理其實非常簡單,厝縣和程縣就相當於旂龍國這隻梨上的壞點。

並且蕭秦上面也寫的很清楚,並不是完全不管這兩個壞點,該發放的物資以及安慰性的藥物一點也不會少。

甚至連安撫裡面民眾的情緒,也都考慮進去了。

姚啟年不得不承認,這是他看到的最好的治理瘟災的良策,不,說良策都委屈了。

簡直就是前所未有,曠古絕今的絕世神策!

神來之手!

忽然之間,他對這份軍令狀有了全新的改觀。

也猛然意識到,為什麼蕭秦寧願背上黑鍋,也要管定了這堆爛攤子。

機會啊!

天大的機會啊!

嚴格按照軍令狀上的辦法,不出意外是完全能夠控制得住瘟災。

事成之後,如此大的功德,就不說百姓如何感恩戴德,就說朝廷該怎麼獎賞吧。

好你個蕭秦,原來打的是這個心思。

你這事要辦成了,還流放什麼,我要是皇帝,我直接讓你官復原職。

瞅瞅人蕭秦這腦子,這反應,這抓機會的能力!

簡直了!

“蕭……蕭大人……”姚啟年緊盯著軍令轉,嚥了咽口水。

“下官斗膽問一句,這上面再加一個名字,還來得及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