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莊,邑,不提海(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柏跟著催馬父子三人,繼續前行了二三里地,搜尋了往日佈下的陷阱便是準備打道回莊。
收穫倒不如催大爺平日裡豐厚,卻也有野雞兩隻。
這時陳柏已經感覺自己累到了極致,準備下山時,兩條腿已不聽使喚的顫抖著。雖然陳柏想極力的剋制住,但是身體的本能卻非常的實誠。
催折見狀,把手中的野雞遞與其父,便攙起了陳柏。雖是差不多的年歲,催折卻比陳柏高出了大半個頭。
身形健壯,體態挺拔,炯炯有神的雙眼時刻環視著四周,穿梭在叢林中,仿若游龍。
催馬從上山到現在,一直是處於亢奮的狀態,虎頭虎腦的孩子,這裡跑跑,那裡跳跳,差點沒掉進自己家的陷阱裡。他爹拿著木條狠狠的抽在他身上也不管用,嘴裡不停的唸叨著:“征服腳下這座芒山,成為芒山王。”
待下山時,極不情願,宣誓般崛起小雀雀在叢林裡尿了一泡,才心滿意足的隨著離去。
在陳柏四人準備下山的時候,催大爺卻是不在芒山,早已進入到陵山腹部。
這時的催大爺正好盤坐在發現陳柏的地方,一將平放在雙腿上,盯著眼前的乞憐草,喃喃自語道:“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話音剛落,但見這株乞憐草綠光一閃,更顯挺拔。哪怕是見多識廣的催大爺,也不由得滿眼驚訝。
只見他伸手觸碰著眼前的乞憐草,輕輕的說:“既與草精相息,當與厚海無關,只是為何詩裡會出現澤國二字?”
說完不解的搖搖頭,起身往陵山深處走去。
待到陳柏四人回莊,已是晌午時分,幾十戶人家的村莊熱鬧非凡。
催馬,奔跑在下了學的孩童面前,炫耀著自己進山的所見。黝黑的愣小子,向眾人展示著自己的成人禮。眾莊戶也都投來了善意的目光,望著這個蓬勃朝氣的孩童,好像是在欣賞著自己的往昔。
陳柏卻是遠沒有這般精神,十年體育課積累的道行,早在上山時就被亂石山路耗了個精光。被催折帶回家後,便一頭紮在了催折的床上,沉睡了過去。直到傍晚時分才醒了過來。
見到陳柏醒來,催馬便領著陳柏來到莊子中心的桷樹下,招來一群孩童,央著陳柏講故事。
催莊的桷樹,四五丈高,十來名孩童手牽手方能圍住。主幹筆直,枝葉繁茂,鬱鬱蔥蔥,雖已然入秋,卻不見半張黃葉。
孩童們圍著桷樹,也圍著陳柏,眼見如此,教習也湊了過來。
教習先生,姓夏,其名不詳。跟陳柏同歲,隸屬狼山邑,學成狼山學院。透過學子試後,被分派到催莊。來到催莊的第二個年頭,再有半年多便能完成自己的教習任務,從而回邑任職,要想調任峆石郡還是缺乏些底蘊的。
孩童們喜歡陳柏講的“皮諾曹”,夏教習則是因為陳柏對孩童說的“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而驚為天人。
只是望著這群蠻野的孩子,夏教習也深知,尚力的地方,勸學是勸不住的。
陳柏見一群十歲左右的孩童,每個都是精力旺盛的牛犢子一般,再看看自己,狼狽不堪的樣子,不由心生邪惡的想道:“要不給這群崽子講講愛情!”
想到就幹,陳柏隨即輕咳了兩聲,講道:“那我就給你們講講牛郎織女的故事吧!”
“孤兒牛郎依靠哥嫂過活。受盡哥嫂虐待,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頭老牛耕田養活自己。有一天,織女和諸仙女下凡嬉戲,在河裡洗澡,老牛忽然張口說話.….…”
故事講完黑小子催馬突然蹦起身來呼道:“去河邊,偷衣服,娶仙女。”
陳柏見目的達到,便笑看著催馬眾孩童,準備離去。卻聽夏教習問道:“陳先生,這個故事有什麼寓意麼?”
陳柏聞言望向夏教習,心裡想到:“神話故事,體現民眾對愛情的嚮往,我拿來消磨孩子們的精力,還能有什麼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