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宇文邕的目標(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一月底的關中,還並不顯得太過寒冷,相比更加靠北的三齊,甚至是王澤所在的鎮海,長安城的冬天並不讓人覺得難過,甚至城中貴人們還可以有溫泉旁栽種的瓜果可以食用。
位於渭水河畔的長安城中還可以看到樹葉沒有落光,宮城內的花園中還有大片的松柏、竹叢展示出一番綠色,甚至還有宮女們用布帛製造出來的各種奇花異草裝點著花園。
“叮”“叮”“叮”
隨著幾聲環佩擊鳴之音,一名年僅五歲的小女孩歡快的跑了出來,她渾身上下裹著輕暖無比的狐裘大衣,身上的玉珏叮咚作響,身後則是幾名宮女緊緊跟隨,深怕小姑娘摔壞了身子。
轉過重重小院,前面就是一個小花園,一道月門映照,幾叢竹子翠綠的葉子被寒風吹得沙沙作響,十幾名佩戴刀劍的侍衛正守衛著小門,不過他們卻都沒有阻止小女孩的靠近。
“舅舅可在裡面?”小女孩卻扭頭問向帶頭的年輕校尉。
“郡主,陛下正在裡面!”年輕的校尉恭敬行禮回答道。
雖然眼前這只是一個年僅五歲的小女孩,可是這些出身於士族大家的侍衛們卻沒有一個膽敢輕視的,小女孩雖不是宇文邕的女兒,可是連親生的公主也比不上她的受寵。
“舅舅,你這是做什麼?”
小女孩進入花園看到自己舅舅後,頓時被周圍的一些東西給吸引住了,小女孩之前表現出來的成熟足可以抵得上十歲大小的孩子,可是畢竟只有五歲,她好奇的看著地上一件件明顯是農具的事物。
“哈哈,我的小豆兒,來舅舅抱!”
原來小女孩的舅舅正是宇文邕,他剛才正在跟宇文鮑宏等人商議一些事情,不過在看到自己最疼愛的小外甥女到來後,宇文邕頓時放下一切,一臉的笑容抱起自己的小外甥女。
一旁的宇文鮑宏等人看到這一幕,也是連連點頭微笑,絲毫沒有被小女孩打擾到的不悅,因為他們都對這個小女孩非常喜愛。
小女孩是宇文邕姐姐襄陽長公主的繼女,也就是後來李唐創始人李淵的皇后竇氏,在去年年僅四歲的竇氏便對宇文邕問道,舅舅,你迎娶阿史那舅母是為了什麼呢?
當時宇文邕沒有想太多,也只是老實說自己是為了拉攏突厥,來一起對抗北齊。
結果當時年僅四歲的竇氏就疑問道,既然舅舅是為了拉攏突厥迎娶的阿史那舅母,可是為什麼從來不寵幸她,讓阿史那公主來多為北周說好話呢?
史書上說竇氏‘竊言與帝:四邊未靜,突厥尚強,願舅抑情撫慰,以蒼生念,但須突厥之助,則江南、關東不能為患矣!’
當時宇文邕聽到之後頓時就愣住了,然後一改之前對阿史那氏的冷淡,開始對阿史那皇后噓寒問暖,最終突厥在北周攻滅北齊的過程中沒有插手,雖然有北周大軍行動迅速的原因,不過也有阿史那公主起到的積極作用。
因此從那時候開始,宇文邕就一直非常重視自己這個才貌雙全的小外甥女,雖然小竇氏才年僅五歲,不過宇文邕依然早早對襄陽長公主說明‘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許人,當為求賢夫’!
意思就是,這個姑娘才貌雙全,不要因為她是一個繼女就隨便嫁了,一定要為她尋找到一個有才能有擔當,並且要對她好的丈夫。
小女孩被宇文邕這個皇帝舅舅抱在懷裡,卻也淡然,她疑惑的打量著周圍擺著的數十件農具好奇道:“舅舅,如今各位大將軍率軍數十萬征伐三齊王,為何舅舅反而在此研究農具呀?”
雖然自古以來都講究以農為本的說法,可這時北周畢竟有數十萬大軍在外作戰,這豈不是更應該牽動大家的心麼?竇氏雖然早熟,可畢竟只是年僅五歲的孩子,因此她顯得非常疑惑不解。
宇文鮑宏呵呵笑道:“小郡主卻是不知道,這些農具都是咱們大周的細作從三齊之地悄悄運出來的,如果咱們大周全部的耕地都採用這些農具,那麼舉國糧食增產自少在兩成左右!”
那怕小竇兒年僅五歲,卻也知道全國糧食平均增產兩成是個什麼概念,她驚訝的捂住自己的小嘴,顯得可愛極了。52文學
小竇兒想了想,疑惑問道:“既然這些農具也不復雜,為何過去舅舅卻沒有推廣開呢?既然三齊王都可以在三齊之地全面推廣使用這些農具,咱們的細作早就應該把這些農具帶出來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