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大戰將起(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不是因為王澤異軍突起的迅速在東海崛起,讓王勇有了充足的戰馬使用,不然從此以後雙方將因為北周佔據了北方絕大多數養馬地,將與北周在騎兵上的差距更加擴大化。
當然了,王勇、南陳雙方都可以透過王澤獲得大量的戰馬,尤其是王勇更是有多少都能夠滿足,反正如今夏國的牧場日漸擴大,王澤又限制耕地數量,夏國的牧場倒比耕地多了好幾倍。
而北周這些年來當然不可能不知道夏國的底細,因此他們也知道自己佔據這些養馬地只能增加王勇、南陳獲得戰馬的途徑,根本不能指望透過這一點來限制雙方的騎兵數量,北周這樣做的目的更是為儘可能增加自己的騎兵數量,以保持北周在騎兵方面的優勢。
北周在佔據了北齊大部分黃河以北的州郡後,可謂大動作不斷,尤其是宇文邕這些年在對北齊佔領地上進行的各種改革的動作大的驚人了。
宇文邕不僅將北周的均田制、府兵制等經濟、軍事制度進一步擴充套件到北齊境內,甚至也將他自己在北周進行的政治改革,尤其是滅佛運動擴充套件到了原北齊州郡中來!
當初周武帝進行政治改革,並且在北周國內進行全面的滅佛行動,從而讓國家實力猛增,最終擁有了攻滅北齊的實力,因此有著雄心大志的周武帝決心將自己的改革徹底推行開來。
因為北周佔據的北齊州郡最多,而且大多數當初王勇、王澤進攻北齊時沒有到達過的地方,所以這裡的北齊僧眾也是人數最多的地方,也是擁有人口最多的地方。
當初北齊的人口在高洋在位數量最多時,號稱是兩千多萬編戶齊民,哪怕到後來陸續損失大量人口,但是到了北齊滅亡前夕依然有一千五百萬人。
在北周消滅北齊後,獲編戶齊民一百六十萬,人口一千多萬,這還只是原北齊官府統計中的人數,據周武帝估算,光是北齊的寺廟中就至少有二百多萬僧眾,其他關東士族家族中,也至少有上百萬的隱戶。
於是周武帝決定,不能繼續放縱原北齊州郡繼續這樣下去,自己要實現一統天下的雄心就必須堅持推行自己的滅佛政策,在下定決心後,他首先便從幷州開始滅佛。
幷州是浮屠教在南北朝時期的起家之所在,原本在漢朝時期並不成為社會主流的浮屠教,在南北朝五胡十六國混戰時期,因為胡人政權為了能更好的的統治漢人,於是便大肆推廣起浮屠教來。
這種做法和野蠻人摧毀了西羅馬之後,大肆推崇天主教來統治羅馬人是一個道理,所幸的是漢人有了冉閔,雖然他戰敗了,可是卻讓胡人看到了漢人骨子裡的血性,最終反而同化到漢人中來。
宗教的推廣,本來就是統治者為了更好的統治民眾,從來不存在什麼先進性的問題,所謂的哲理固然有他一定的道理,但是更多的卻是為了維護他自己的切身利益。
在北齊時期,因為幷州的重要性,因此這裡的浮屠教門也是最多的地方,當這些僧眾得知宇文邕要在這裡繼續推行滅佛政策,大量的著名僧人不斷向宇文邕請願,請求他收回自己的命令。
有北齊高僧以死後墜入阿鼻地獄來威脅宇文邕,可是心意已決的宇文邕卻絲毫不為所動,他勒令僧眾皆令還俗,下令將北齊境內的大量寺廟拆除,並且融化佛像製造錢幣,使得國家實力進一步上升。
宇文邕的滅佛當然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他推行滅佛的同時,還在北齊境內推行均田制,於是北齊境內的一些利益遭到損害計程車族豪強們聯合一些大型寺廟企圖起事,他們幻想著自己甚至可以像三齊王王勇一般割據地方。
很顯然這些人起事太過倉猝,很快就被宇文邕鎮壓下去,於是宇文邕又將參與起事計程車族紛紛剿滅,收穫大量依附人口,其他那些士族豪強有了前車之鑑,哪怕再不願意也不得不屈服下來。
經過一年多的滅佛運動和剿滅叛亂,北周的人口數量迅速從一千萬增加到兩千三百多萬人,是目前夏國人口的兩倍以上,是王勇三齊治下人口的近十倍,也是南陳人口的三倍以上。
這時,北周經過激烈的改革後,尤其是透過均田制獲得了原北齊民眾的擁戴,而府兵制的推廣更是讓北周的軍事動員能力一舉增加了一倍半的能力,根據細作推算北周的軍隊至少也在六十萬以上。
在北周整體國力增強的同時,他在事實上已經可以碾壓王勇和南陳的實力,這時雖然王勇和南陳方面的軍隊加起來,已經有了五十多萬人的規模,不過分屬兩方的軍隊顯然不可能真正聯合起來。
於是在這年秋天十月份秋收全部完畢後,周武帝宇文邕下令,徵調大軍五十萬,這個訊息頓時讓整個天下各國都將目光投向了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