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南方戰場大捷(第2/2頁)
章節報錯
躲藏在樹林裡的數千名高句麗騎兵,面對著如此歹毒的縱火武器不是被燒死,就是迫不得已逃出來,跳出來他們也只能成為夏軍的戰俘,可是不想死的他們也只能選擇這一條道路。
一把大火之後,樹林中的數千名高句麗騎兵只有三四百人逃出來被夏軍抓獲,淵大祚就是其中之一,而其餘的高句麗騎兵不是死於之前的爆炸,就是被這麼一把大火活活燒死。
在將高句麗這支騎兵消滅後,曹安命令士兵將大火殘餘的火苗撲滅,然後就率領大軍往平壤城進發,畢竟以後這裡的森林都是夏國自己的森林,可是糟蹋不得,不然自己還不被罵一頓。
孟顯雖然對不是自己所部擒獲的淵大祚有些遺憾,不過他負責的薩水沿岸防線也堵截住了那三萬名企圖逃走的高句麗軍隊的道路,因此對曹安的戰功也不怎麼嫉妒。
而曹安率領大軍押著淵大祚出現在平壤城時,整個平壤城內的高句麗人最後的一點小心思也消失掉了,連自己當初覺得最老奸巨猾,最有能力的大對盧、莫支離都已經成為了夏軍的戰俘,那麼自己還憑什麼抵抗呢?
淵大祚的被擒極大的打擊了鴨錄水以南所有高句麗人的抵抗決心,特別是隨著夏軍船隊源源不斷的將大量夏軍援兵運送到這裡後,高句麗人終於徹底臣服下來,老老實實等待夏國的進一步宰割。
曾經龐然大物一般的高句麗轟然倒下,引來了大量的夏國民眾、商人參與其間,簡直就是一場瓜分戰勝果實的盛宴,在其中作為主導的當然是以東海商行、南洋商行、北方商行為主的商行。
這幾個商行都是以王澤和夏國高層官員、將領們所主導的產業,對夏國這些年的技術升級一直都在做著領頭羊的角色,對士兵們的金錢獎勵也是由他們負責,如今由他們插手獲得這些財富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三大商行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龐然大物,他們已經不僅僅是夏國對外經濟擴張的工具,甚至還準備籌備成立銀行,目前夏國的經濟活動已經很頻繁,銀行的成立條件逐漸成熟起來。
在之前數月的大戰中,高句麗南部大量的人口被運送到對勞動力極為缺乏的夏國各郡,不過如今平壤城周邊依然還有二百多萬高句麗民眾,光是平壤城和其周邊那些逃來的難民就有一百多萬。
幸好平壤城周圍原來生活的民眾中過半都是高句麗境內的漢民,這些從前漢流傳下來的漢民,以及大量北魏時期逃難過來的漢民雖然可能不是太擁護夏國的統治,可是在數十萬大軍面卻也得乖乖聽話,更何況夏國也許諾對那些參與反正的漢族士兵、將領都有一定的賞賜。
其實王澤對於這些漢民不可能一股腦的接納,對於那些在高句麗統治時期配合高句麗壓迫欺辱其他漢民的人,王澤一律將其按照高句麗人的待遇對待,對於那些跟漢民和善的小民族,王澤則是採取同化策略。
王澤這種做法引起了很多原高句麗漢族地主的反對,能夠在高句麗統治時期壓迫漢民的,當然是那種有權有勢的漢族地主豪強,於是他們趁著手裡還有一定的軍權企圖發動兵變,如果能夠殺死王澤引起夏軍內亂那就更好了。
王澤這些年來簡直是玩這個政變的行家,早就等著這些人主動跳出來,於是經過一番殺戮後,平壤城周圍的漢族地主被掃清一半以上,其他一些高句麗人不甘心失敗也跳出來參與。
結果這一下王澤可是放開了進行了一次大屠殺,原來生活在這裡的高句麗人被殺死了一半以上,僅有五十萬人存活下來,其他那些近百萬漢民也必須全部離開原來的家園。
如今夏國勿吉各郡、東海各郡、南洋各郡都有極大的人力缺口,正歡迎這些人去充實當地的人口數量,而隨著這些原高句麗各族國民的離開,將會有大量原夏國各郡的民眾和大量三齊移民安置到他們騰出來的土地上。
經過之前近半年的遷移,夏國已經在漢江以南的漢陽郡、慶陽郡,以及遼東半島積聚了上百萬的中原漢民,這時只要把高句麗人遷出去,這些新來的漢民就可以填充高句麗人的空間。
而王澤當然也不可能不給夏國民眾好處,大量願意參與移民的夏國民眾也被源源不斷的從各郡遷移而來。
這樣一來在新佔領的高句麗故地上,基本上就形成了原夏國民眾、高句麗漢民、中原移民混居的形勢,有了原夏國民眾的影響,再有夏國官府的可以引導,只需要幾年功夫就可以將這些民眾全部同化為夏國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