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僕骨部大首領的審訊還是費了一番心思,這些鐵勒人畢竟是隻會講突厥語卻不會講漢語,讓一開始審訊的姜川等人多了不少麻煩,最後還好從黃瑞那裡得知羅斌竟然懂突厥語,這才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經過羅斌在中間的翻譯,姜川等人才知道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

大室韋部西面,就是鐵勒人的草場。

自從突厥人先征服鐵勒人,又將原來的草原霸主柔然消滅後,這些年來鐵勒人一直依附在突厥人的統治下,雖然也遭到突厥人的盤剝,但是鐵勒人卻可以透過壓迫盤剝更加弱小的部族來獲得更多的資源。

這樣一來與鐵勒人中骨利幹部、僕骨部接壤的西室韋人、大室韋人就進入了這兩部的視線,畢竟這兩部室韋人的領地中既有大片水草豐美的草場,還有斡難水和完水兩條大河。

特別是西室韋人佔據的草原,便是後世號稱中國最豐美草原的呼倫貝爾,不僅有完水、弓瀘水、呼倫湖、貝爾湖,還有後世發源於大興安嶺上的大量河流,可以說是水草豐美之地,非常適合定居放牧。

這對於同樣以放牧為生的兩部鐵勒人來說極有誘惑力,大室韋人在實力上也不如鐵勒人的整體實力強大,兩部極為垂涎室韋人的草場。

可是鐵勒人終究不是鐵板一塊,它又分成了鐵勒九姓,這樣分開以後的鐵勒人反而又不比大室韋人、西室韋人更加強大。

大室韋人西北面是骨利幹部,西南面則是僕骨部,其實僕骨部距離西室韋人的草場更近一些,但是想想能夠佔據最肥美這片草場的勢力,絕對沒人人們想象中的那麼弱小。

自從鮮卑南下之後,西室韋人逐步的佔據著這片草原,他們雖然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漁獵民族,而且因為進入草原後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遊牧化,但是他們還依然保留著漁獵民族的那種兇悍。

畢竟大室韋人、西室韋人的領地中還有大片的山林,因此這兩支部族依然保持著一定程度上的狩獵習俗,經過常年狩獵鍛煉出來的堅韌性格,戰鬥力極為兇悍,這一切都讓喜歡打順風仗的兩部鐵勒人望而卻步。

因為西室韋人更加強大,大室韋部反而相對稍微弱一些,因此鐵勒人往常摩擦更多的反而是更靠北的大室韋部,只是僕骨部距離大室韋部稍微遠一些,遠遠不如骨利幹部距離的更近。

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僕骨部、骨利幹部一直都對大室韋人的草場垂涎不已,但是僕骨部有更加強大一些的西室韋人牽制,實力更弱一些的骨利幹部又不敢對大室韋怎麼樣,事情就一直拖延著。

等到姜川率軍收服大室韋人時,得到訊息的僕骨部與骨利幹部都是大喜過望,這兩部首領認為,漢人從來都是隻要能夠耕種的土地,對這種只能長草種不了莊稼的草場是不會佔領的。

雖然心裡也疑惑為什麼漢人會忽然從東面出現在草原上,但是對室韋人草場的渴盼很快就將他們的智商拉低下來,兩部立刻整軍備馬,準備等夏軍帶著大室韋人撤走後,迅速搶佔更多的草場。

甚至骨利幹部還考慮到自己部族的實力更弱一些,為了避免與僕骨部之間的衝突,兩部商議後決定以完水和斡難水之間這片最好的水草地由僕骨部佔領,骨利幹部則是擁有斡難水以北的所有大室韋領地。

僕骨部大首領心裡還想著更好的想法,等自己收拾完大室韋部,這樣一來西室韋人就有些孤掌難撐,自己還可以聯合更南部的同羅部將西室韋人給徹底消滅,這樣僕骨部的實力就可以進一步擴大。

然而理想總是跟現實有著那麼大的差距,兩部等來等去竟然一直等不到姜川撤軍,最後竟然等到了姜川正在斡難水與完水交匯處修築一座城池的訊息,向來很少來到草原的漢人們竟然不走了!

這個訊息不僅讓骨利幹部與僕骨部大首領驚詫不已,漢人什麼時候也要這種貧瘠的草場了?這不是要跟我們搶飯碗麼?

難道就這樣放棄?

骨利幹部大首領不願意,他尤其不願意,相對於生活在相對靠南部的僕骨部,骨利乾的領土幾乎全部集中在北海(貝加爾湖)北部這片寒冷的土地上,大室韋人的領地對他們非常有吸引力。

另外僕骨部、骨利幹部對漢人佔領揚武城,心裡更多的卻是一種恐懼,因為漢人的人口太多了,如果被漢人在草原上站穩了腳跟,那麼其他的部族就不要活下去了。

在經過一番艱難的決定後,他們決定試探性的進攻一下姜川的部隊,畢竟這麼一大片草場對他們的誘惑太大了。

雖然姜川兩三萬大軍已經完全征服了兇悍的大室韋人,而且大室韋部也有一萬多騎兵,但是在僕骨部與骨利幹部看來這並不等於自己就打不過這些漢人,兵種相生相剋的道理他們這些人也是懂得的。妙筆閣

在這兩部鐵勒人眼睛裡,大室韋人雖然驍勇善戰,但是畢竟根基是沿著完水、斡難水分佈,營地是大致固定的,漢人攻城略地的本領他們都知道,因此只要被漢人找到那些大室韋人的老巢,他們跑都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