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做死,就不會死!”
這句後世很流行的話北齊皇帝高瑋肯定沒聽說過,不過另一句“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高瑋百分百應該是知道的!
只是有些話知道是一回事,是不是當一回事又要另說!
就在之前夏軍對高句麗大舉進攻的同時,北齊發生了兩件大事!或者說高瑋幹了兩件大事!
他很痛快的就把自己的老岳父斛律協,還有堂叔蘭陵王高長恭,這兩個北齊的支柱給幹掉了!
首先還是說斛律協,這位高瑋的老岳父出身於鮮卑勳貴世家,上一輩的斛律金也是北齊建立的元老之一,斛律協的女兒又是高瑋的皇后,按說這應該是一條走上外戚權臣道路很好的條件。
想要當上外戚就要保證有個外孫能夠成為繼承者,然而身為皇后的斛律協皇后卻沒有為高瑋生下任何一個兒女,這下斛律協哪怕實力再強,沒有這個先決條件想要當外戚也沒有任何可能。
當然了,這樣的猜測都只是可能而已!
斛律協這人向來脾氣耿直暴躁,未必就有這樣的想法,但是你有沒有這樣的想法,卻不是取決於你,而是取決於你的領導,或者說斛律協的命運取決於高瑋對他是個什麼看法。
在王澤攻略高句麗時,夏曆十五年冬,周武帝宇文邕為了試探北齊的實力,派大將宇文憲發兵圍攻北齊宜陽城(今河南宜陽西,阻絕了北齊的運糧通道。
斛律協率騎三萬去解宜陽之圍,雙方展開了一場爭奪宜陽的持久戰。
北齊大軍行至中途,遇到了北周大軍的攔截,斛律協披甲執銳,一馬當先殺入敵陣,士兵們爭先恐後奮勇殺敵,接連斬殺周軍二千餘人,北周軍隊不敵之下潰逃而走。
周軍卻並不罷休,當斛律協率軍歸朝時,宇文憲又率五萬大軍在安鄴追上了北齊軍,斛律協又揮師出擊大敗周軍,並俘虜了多員北周大將。
宇文憲氣急敗壞,又以三萬步騎扼守要道,想斷齊軍歸路,不了更是損兵折將,反而讓斛律協又以此功加左丞相,幷州刺史。
不久斛律協又率五萬兵馬出兵晉州道,在汾北築起了華谷、龍門二城,逼入了北周境內,給了宇文邕很大壓力。
隨後斛律協更是步步緊逼,又在汾北築起了平隴(今山西稷山縣西、衛壁、統戎等十三所鎮戊,在汾河北岸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迫使北周不得不放棄宜陽而回兵解汾北之急。
為了挫敗斛律協,周將韋孝寬率萬餘騎來攻打平隴,雙方在汾北擺開了戰場,斛律協再次大顯神威打敗周軍,俘斬敵兵數千騎,一時威震四方。
就在斛律協身份越來越顯貴,勝仗越打越多的時候,北齊皇帝高瑋卻因為斛律皇后未能生下兒子而移情他人,斛律皇后逐漸受冷落。
這樣一來斛律協的累累戰功,更使得高瑋對其有了功高震主的猜忌。
就在高句麗頂不住夏軍的攻勢求和時,北周因為宇文邕的改革逐漸強大,在國力上已經超過北齊,周軍也開始取得軍事上的強勢,於是北周將軍宇文純掌帥,率領重兵連奪宜陽九城。
斛律協聞訊之後急忙奔赴宜陽戰場與周軍再次展開激戰,周軍士兵聞聽斛律協親自督戰,不敢戀戰,竟然紛紛退逃,北齊大軍順利挫敗周軍的進攻,繳獲千馬勝利回師。
在爭奪宜陽的拉據戰中,斛律協屢戰屢勝軍威大振,可在他得勝回朝時,突然接到高瑋的命令,不僅沒有對軍隊進行任何賞賜,反而要他就地解散軍隊。
打仗方面斛律協是高手,可是這人政治上確實遲鈍,接到高瑋的命令後他疑惑不解,他認為這是高瑋被朝中一些漢官迷惑,另外自己率領的這些將士近年來隨他左拼右殺,如今大勝而歸,不僅不受封賞,反而要遣返回鄉,實在不公。
於是他一面奏表請高瑋宣旨慰勞將士,一面率領隊伍繼續向都城進發,在大軍到達紫陽(鄴城西北五里時,朝廷仍無任何回話。
高瑋得知斛律協不僅不解散士兵,反而率大軍逼近都城,心中又怕又怒,對斛律協的猜忌更加厲害。但斛律協功高無比,手裡又有大軍,高瑋也不敢貿然激怒他,只好派人召斛律協入宮,進行安撫,但心中卻對他已經有了必殺之心。
高瑋當政時期的北齊王朝內憂外患更加嚴重,特別是宮延內部鮮卑勳貴與漢族官員之間的矛盾衝突日趨尖銳。
精於文治的漢人祖珽,與善長武功的斛律協是北齊的棟樑,但他們二人卻互相排擠,明爭暗鬥,使北齊統治更動盪不安。
北周大將韋孝寬曾經屢屢敗於斛律協,這時得知了斛律協返回鄴城後的事情經過,他頓時心生一計,他自知在戰場上拼殺不是對手,便利用北齊的內部矛盾,實施反間計。
他派間諜在鄴城到處散佈謠言說:“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高山不摧自崩,槲樹不扶自堅。”
一時間鄴城內的孩童到處都在大街小巷傳誦這首歌謠。678
這時因為鮮卑勳貴與漢官之間的矛盾已經尖銳到不可調和,代表漢官的祖珽在聽到這些童謠後,立刻便行動起來在高瑋面前說:“百升即一斛,明月是斛律協的字,斛律協累世大將,明月聲震關西。今此歌謠,是以令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