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王澤笑看著劉忻、羊枯兩人道:“當初我率領數千鄉親父老遠渡重洋第一次來到濟州島時,當時就曾對他們說明,我帶著他們就是要為我們漢人的百姓尋找一個更好的地方,讓他們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

說到這裡,王澤更是自通道:“我相信這一點我做到了!雖然如今很多人家裡相對其他人看似還比較貧困,但糧食肉食卻是充裕的不缺吃穿,缺少的只是一些零花錢罷了,這比起在三齊時的日子,已經是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我知道在咱們當初攻滅倭國佔據了東海各島以後,很多人就覺得很滿足了,認為當時這些土地完全可以滿足大家的需求,甚至還有人背地裡埋怨我為什麼還老是一場又一場的打仗!

我還是不顧這些人的反對,堅持要經略佔領這勿吉之地,如今十來年過去,我們夏國已經佔據了勿吉之地這片如此富庶的土地,我一直以為這裡將是我們以後的根基。

可是如今看來還是不行,我們光是在這鎮海立都都已經四五年,可舉國竟然還有多半國民依舊蝸居在東海十郡上,我知道如今這些郡縣人口還算少,土地依然還算富餘,但是十年二十年以後的下一代成年後呢?他們的土地在哪裡?”

王澤環視著劉忻、羊枯,還有諸位中護軍的將領,他們也是心想,是呀,以後呢?難道自己的後輩們能夠祖祖輩輩一輩子都擁擠在這個小島上麼?

當初分配土地時,這些將領因為戰功多,分到的土地也遠遠超過那些一般的民眾,哪怕他們的土地再經過一代人也能分到不少,但是下面普通的民眾就不行了,他們就要為下一代的事情考慮了。

王澤當然知道這些國民是不可能世代居住在這幾個島嶼上的,如果可以的話,後世的日本人為什麼還要千方百計的想要佔領中國,更是把東北看的比日本本土還要重要呢?還不是因為東北這裡的發展前景更好。

見諸人,特別是劉忻、羊枯兩人若有所思,王澤繼續道:“我知道很多民眾在東海各郡已經有了足夠的土地,覺得小日子過得足夠吃穿就可以了,有了安於現狀的心思,但是這樣的心思是不行的!

雖然我們的民眾再次遷徙到勿吉之地的完水、難水流域要有很多辛苦,但是隻要來到這裡,以後就是無數的土地,祖祖輩輩都用不完的土地!如今東海的百姓還少,將這些百姓遷移到勿吉之地,總比日後遷移更多的百姓要容易些!”

“陛下,是老臣思慮不周了!”聽罷王澤的講述,劉忻、羊枯兩人不由臉色一紅低頭抱歉道。

王澤趕緊上前賠禮道:“這哪裡是兩位先生考慮不周,確實是我過去給兩位先生帶來的麻煩太多了,這些年府庫揮霍一空,還是多虧了兩位先生的幫助,不然我又怎麼敢這樣一次次的折騰呢?”

王澤這番話說的確實是事實,雖然東海已經打通了東西方之間的海路,財政稅收急劇增加,但是因為這幾年既要面對著各方的戰事,又要支援三齊王勇那裡,因此對於夏國財政的壓力依然很大。

說實話,要不是有劉忻、羊枯這樣的高手幫著處理財政,王澤早就要破產了,看著王澤認真的說著這番話,劉忻、羊枯原本灰暗的臉色鮮明瞭很多,之前他們也知道勿吉之地的重要性,但是卻因為長期的和平忘記了還有突厥的威脅。

想明白這些後,羊枯不由問道:“雖然遷徙民眾到勿吉之地是件好事,只是不知道陛下這一次準備怎麼遷移百姓,我觀陛下胸有成竹,難道已經有了大概的設想?”

王澤笑道:“還是羊先生了解我呀,移民完水不同於其他,這裡的氣候反覆無常,哪怕是夏季也很有可能會突然來一場冷氣,因此我們必須考慮清楚,對於城池的建設也要特別慎重。

“你們看,”王澤用木杆在完水流域兩岸指著幾個點道,“我準備在鎮江(松花江口)到永定城(海蘭泡)之間的完水北岸築一座大城,還要在揚武城與永定城之間築一座城,另外結雅河上游這裡也必須築城作為北部的行政中心!”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牢牢地將完水,以及完水以北一直到外興安嶺的這片土地掌控在咱們自己的手裡,以後面對著突厥人的來襲,我們也可以更好的防守!而難水上游因為還有高句麗,因此我們只是將江州城擴建一番,暫時就不再難水流域築城了!”

在佔據勿吉之地後,王澤便隨手將後世的長白山、大、小興安嶺、外興安嶺全都照抄過來,大家都覺得興安嶺這是一個好名字,勿吉之地遼闊富庶如此,豈不正是大家正是興盛安康的好基業?奇書網

“這樣的話,集中人力我們倒是可以在兩年之內將這幾座大城建設完畢,另外還可以修築一些小的城鎮!”劉忻看著沙盤研究了半天,最終得出這麼一個結論,不過最終還是要有譚木匠這樣的專業人士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