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波斯插手(第1/2頁)
章節報錯
夏曆十五年秋
一直滯留在鴨綠水下游兩岸就食的六萬高句麗大軍,在高句麗王高陽成心腹大將高文燦的率領下,終於越過千山山脈來到了遼東城。
隨後他們在這裡停了下來,在接下來十幾天的時間裡,他們在聚集遼東各地各城派出的軍隊後,才會繼續東進,並且沿難水而下進攻夏國在難水、混同江流域的領土。
這時已經是八月中下旬中秋已過,不管是在高句麗還是更北部難水流域的夏國各郡縣,大家都已全部完成春麥、粟等作物的秋收,正是是糧草豐足、兵強馬壯的用兵之時。
隨著六萬高句麗大軍到達遼東城,高句麗遼東各城的城主也紛紛率領各自麾下數量不等計程車兵向遼東城聚集而來,連依然依附於高句麗的粟末部靺鞨,以及其他幾部被粟末部統和起來的靺鞨人也都奉命而來。
等到八月底時,整個遼東城聚集起來的高句麗大軍,竟然已足足有十二萬之眾,兵鋒之盛無與倫比,不僅讓遠在鎮海的王澤意外中頗為緊張的對許寧、胡秉常這一路大軍增派了許多靺鞨部士兵,連處於高句麗西面沒有參與這次大戰的契丹也緊張不已。
契丹自己也知道自己有點緊張過度,但是自己過去畢竟與高句麗只見發生過不少的矛盾,雖然高句麗對外都是說是要對夏國開戰,可萬一高句麗在進攻夏國之前想拿自己練練手,順便掃除後顧之憂怎麼辦?
在這種擔憂下,實力還不是特別強大的契丹聯盟,也暫停了對北部地豆於部落的戰事,將大批靠近白城的契丹各部部眾往遼水上游後側二百多里,倉皇間不知道走失多少牛羊,也讓地豆於暫時得到一絲喘息的機會。
契丹人的過度反應很明顯只是自作多情,高句麗十二萬大軍在高文燦率領下,經新城徑直往更靠近難水的扶余城而去,扶余城東面不到二百里便是被靺鞨人稱為粟末水的難水。
經過高句麗調集大量各族工匠半年多的努力,在那裡現在已有上千艘可以承載數十人以上規模的船隻,這時距離難水結冰期還有一個月時間,高句麗大軍只要到達難水就可以順流而下,行軍速度加快許多。
高句麗十餘萬大軍的行動當然瞞不住夏國派遣到高句麗各地的眾多密探,就在高文燦率軍從遼東城出發前往扶余城的同時,以此為訊號,八月底早就等的迫不及待的各路夏軍根據王澤的安排,同時對高句麗展開全面進攻。
難水流域、統們江口、百濟故地、遼東卑沙城,這些方向的各個重要戰略要地幾乎同時遭到夏軍大規模的襲擊,從西海岸經卑沙港前往遼東運送軍糧的高句麗水軍更是遭到曲六郎、孫興所部兩支艦隊的聯合襲擊,損失慘重。
一時間整個高句麗,陸上是處處烽火,沿海各地處處皆警。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原本埋頭苦幹潛心發展了幾年,正準備大戰身手的高陽成一下子就傻眼了。
他又怎能想到,在過去數百年一直是東海霸主高句麗,怎麼忽然間對上夏國就變成一個無力還手的弱國了?夏國不是才剛剛建立沒多少年麼?雖然高陽成過去也知道夏國忽然消滅倭國,取代了倭國在東海上的地位軍力不弱,可再不弱也只是一個新立國的勢力呀!
這樣一個新生國家,頂多也就是跟高句麗自己一個級別就已經很不錯,怎麼可能會有超過高句麗許多的強大軍力、國力?
這一刻高陽成迷茫了!
高句麗這些年可並沒有一直在吃老本,在吞併百濟、開拓難水的領地後,高句麗的實力比十年前更加強大,可在這樣的情況下,竟然對夏國的進攻,抵抗的有心無力。
遼東那裡因為有高文燦率領的大軍,對抗者這邊的南北夾擊並不怎麼畏懼,也就罷了,但是鴨錄水以南的高句麗中心地帶可就悲慘了。
因為高句麗主力大軍大半已經被調集到遼東作戰,導致鴨錄水以南的高句麗國土防禦虛弱許多,剩餘的兵力還要去抵禦鄭魁,另外為防止夏國水軍從西部沿海登陸,高句麗還要將大量軍隊分散到沿海各地防守,這樣一來高句麗的整體兵力部署更是被拉長成為一個長條狀。
分散後的兵力必然無法抵擋夏軍的進攻,處處防守等於是處處無防,反而是給了夏軍更加肆無忌憚進攻的機會,大量高句麗沿海的郡縣城池先後被夏軍攻破,民眾、財物損失無算。
為抵禦各路夏軍的肆意進攻,高陽成在徵求諸多大臣的建議後,不得不下令全面動員各城各部的所有青壯參軍作戰,為了爭取各部耨薩大人的支援,高陽成甚至還不顧多位大臣的反對,放寬了一直以來高句麗王室對這些耨薩大人的限制,給這些耨薩大人很大的徵兵、統兵的權力。第六書吧
很明顯年輕的高陽成對東漢是怎麼滅亡的原因沒有研究過,如果不是因為黃巾起義導致東漢各地郡守、州牧有了獨立的軍權,東漢也不可能會這麼快走向滅亡,可惜的是高陽成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