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莫名其妙就贏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北部耨薩大人高延壽是第一個發現靺鞨人撤走的高句麗軍官,可是他沒有聲張,在經過一番思慮後他也決定以保全實力為上,只有保證自己的實力,他才能在以後高句麗的權力體系中佔據高位。
這可憐的傢伙完全忽略了,如果高句麗滅亡的話,他哪怕是想要做自己的耨薩大人也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就是這樣,只要對自己有利,哪怕只是一時的有利管他日後洪水滔天。
在下了決定後,高延壽也整理軍隊悄悄撤退了,他的撤退當然不可能跟突地稽他們一樣不惹人注意,畢竟突地稽早早的就跟他們拉開距離,而高延壽的一萬大軍,又怎麼可能會靜悄悄的不驚動他人。
隨著高延壽的撤退,幾名跟他最為接近的城主也發現了他的動靜,於是這些城主生怕自己成為墊後的替死鬼,也都匆忙組織自己麾下大軍急忙撤退,反正高延壽是第一個帶頭跑的,又不是他們帶頭跑。
當這些城主全都行動起來時,那種混亂的組織能力帶來的動靜,將不遠處高文燦麾下的六萬大軍也給驚動了,這些士兵茫然的看著黎明時分亂糟糟向扶余城撤走的其他大軍,全都驚呆了。
當高文燦震驚的來到城頭看到遠去的數萬大軍時,他憤恨的砸在新丸都山城的城牆上,這些城主竟然自己就這樣偷偷跑掉,哪怕保留實力也不是在這個時候,這樣保留的呀!
誰能想到自己來時的十幾萬大軍,竟然在敵軍的數萬人面前就這樣一鬨而散,雖然裡面有缺糧的因素,可是最大的因素還是因為高句麗的軍隊已經沒有了過去那種死戰的精神。
率領大軍隔江而望的許寧也發現了高句麗大軍的潰退,於是他趁著江水結冰的機會,將大量的木板鋪設在江面上,然後開始緩緩渡江。
高文燦本來想著趁著夏軍剛剛渡江的機會來一個半渡而擊,畢竟是自己麾下的軍隊跟對方還是不相上下,可是各城城主的逃走極大的打擊了高文燦麾下這六萬大軍的戰意。
如果當初高文燦沒有帶著那些城主的軍隊,恐怕這時還可以跟夏軍拼上一拼,至少也可以給夏軍一個強大的打擊,可是他們現在已經沒有那個戰鬥的意志。
面對著高文燦的分派,幾名被派上去的將領都是還沒有接觸到夏軍就逃回來,哪怕是高文燦連斬數名將領都不能阻攔士兵們戰意的潰散,而且這種意志的消沉隨著夏軍渡河人數的越來越多,更是低沉無比。
就在這時,南岸新丸都山城附近的叢林裡也忽然出現一萬多騎兵,竟然是胡秉常早就佈置在南岸的騎兵作為後手,以防高句麗半渡而擊,面對著夏軍的前後夾擊,高句麗大軍忽然就崩潰了。
剛剛率領步軍渡過難水的許寧在得知大軍勝利的訊息時顯得非常茫然,這樣竟然就勝利了?
而率領騎兵的胡秉常也只是率軍追擊了百十里,見高句麗大軍依然有上萬騎兵抵抗,步軍又依託後面的工事防禦,他也暫停了自己的攻勢,因為夏軍也並沒有完全做好大肆進攻的準備,哪怕是騎兵也要有充分的後勤才行。
光是目前取得的戰績也已經讓胡秉常、許寧很滿意,高句麗二數萬大軍莫名其妙的潰退不說,還給自己貢獻出來兩萬多戰俘,這些都是上好的勞動力呢!
隨後一個月內,原來高句麗建設的新丸都山城成了夏國口裡的江州城,這裡將成為夏軍對高句麗內陸進一步進攻的前哨,許寧還在江州城周圍建設了多個城堡,以進一步增加江州城的守衛力量。
因為難水忽然結冰,趙欽的水軍不再有用場,許寧所部的後勤便開始由大量的雪橇運送過來,江州城以後也是夏軍在這裡的糧草集中地,在鶴城與江州城之間五百多里的荒野中,也將要修建起三四座城堡以為中轉。
聯通鶴城到江州城的道路也開始修建起來,修建的主力當然不可能是這兩萬高句麗戰俘,本著夏國長期以來異地為奴的思想,這些高句麗戰俘將會被送到東海各郡,或者是夷洲、南洋作為奴隸使用。
建造聯通鶴城江州之間道路的是從勿吉之地和東海各郡調來的兩萬多名倭人奴隸,這些奴隸早已經適應了夏國的慣例手段,因此很是乖巧聽話,平日裡夏國最喜歡用的奴隸就是這些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