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巡守(第1/2頁)
章節報錯
夏季的難水(松花江)讓人格外捉摸不定!
前一刻寬闊無比的水面還是平靜無比,下一刻可能就因為上游突然降下的大暴雨而導致河水暴漲,讓原本就將河床填滿的河水,進一步抬升起來,帶著滾滾濁流順流而下,淹沒沿岸大片的森林、沼澤!
往年的難水,哪怕在夏季雨季時河水也是格外清澈,如今河水卻開始變得混濁許多,這是因為難水上游的高句麗人,正沿著難水兩岸大肆砍伐森林墾荒種地造成的緣故。
黑土地的土壤雖然很肥沃,可因為土質疏鬆也極容易被沖刷,一旦沒有足夠植被的保護,很容易就造成大量土壤流失,在後世二十一世紀時,本來平坦無比的黑土地已經出現這種嚴重現象。
相對於高句麗對難水流域的粗暴開發,沿著難水下游和混同江、烏水流域進行開發的夏國,對這一方面就做的非常好。
得益於王澤對保護環境的重視,從最開始設立鎮海、江口等地的據點時,王澤就讓農學院對勿吉之地能夠開墾的土地進行了嚴格規劃。
這種規劃不是以土地是否平整,是否利於耕種為標準,而是以開墾出來的耕地面積在當地環境中會不會造成嚴重生態破壞為標準,根據整個勿吉之地的佔領程度,需要開發出哪些土地,都有著嚴格的規定。
在這種嚴格規定下,哪怕人口日漸增多的鎮海郡,目前依然有大量的荒地沒有開墾,王澤為了讓這裡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王澤寧願這些土地荒蕪著,也不會讓人隨便開墾。
雖然包括呂文、蕭敬在內的很多文官對此非常不理解,但是既然王澤已經做了這樣的決定,他們也不會反對,更何況勿吉之地遼闊無比,在這樣嚴厲的規定下,也有大量的土地可以給大家開墾,這也造成漢民在混同江、烏水、難水流域分佈的極為均勻。
在夏國迅速佔據這些土地的同時,也讓這裡的土地得到了迅速的開發,這時的難水流域已經足足有近十萬夏國百姓定居,開墾出來的耕地讓往年荒蕪一片的難水成為了夏國一個重要產糧地。
從春季開始,難水沿岸不斷地出現大量靺鞨人進行襲擾,但有了許寧第二軍、以及騎兵部隊的保護,難水沿岸各定居點的春耕還是及時完成了絕大部分任務,也讓高句麗削弱夏國春耕的企圖破產大半。
有了大型農業播種機械的夏國,其播種速度之快根本不是還停留在小農作業程度上的高句麗人能夠想象得到的,連一些看到大型播種機作業的靺鞨人土著,都以為夏國漢人猶如神助,為此還出現了多起臨陣投降的事件。
到如今兩個多月過去,夏季的難水沿岸,大片的春小麥已經長成一尺多高的麥苗,只要等到八、九月份,這裡就會是一片豐收的海洋,那時候也是夏國與高句麗正式開戰的日子。
只是到時候秋收也是一大難題,面對著高句麗派遣的近兩萬名土著散兵的襲擾,春耕倒沒什麼困難,可等到秋收時,如何保證這些珍貴的糧食不被敵方破壞,才是胡秉常、許寧兩人最為關心的事情。
最後兩人一番商議後,乾脆派出各部兵馬,繼續對隱藏在各處山林裡的靺鞨人進行圍剿,他們以騎兵、步軍結合,將大片的山林分成一塊塊,然後以狼牙、灰熊、毒蛇各部為前導,大軍推進逐步清掃。
雖然這個方法比較笨,經過近一個月的合圍清理,兩軍聯合也消滅了足足一千多名各部土著士兵。
千萬不要以為一千名靺鞨人士兵數量太少,高句麗聯合了整個勿吉之地的野人部落,加上一部分南室韋人也才僅僅聚集起不到兩萬人,如今一下子被消滅這麼一千多近兩千人,已經是高句麗聚集起來所有土著大軍的十分之一。
這就對勿吉之地的各個土著部落卻造成極大的震懾,要知道這些土著部落很多整個部落才一千多人,狼牙、灰熊、毒蛇部隊在叢林戰的中優越表現,更是徹底打破了這些土著對於自己叢林戰的自信。
也讓許多靺鞨人部落開始對夏軍產生一定的畏懼,不再有一開始那種囂張的氣焰,甚至開始有部落對自己過早投靠高句麗人後悔了。
要說起對難水下游沿岸叢林的熟悉,這些生活在難水上游的部落,還能比原來就生活在本地的黑水部強麼?高式這三支叢林作戰部隊可是擁有大量黑水部士兵的,對於叢林戰本來就極為擅長,再加上夏國各種優良叢林作戰兵器的全幅武裝,更是勝出不知道多少。舞神電子書
經過這一次大圍剿之後,前來襲擾夏國領地的土著部落大大減少,不過胡秉常依然沒有放鬆下來,為了保證對靺鞨人的震懾,他決定繼續派出騎兵輪番在以鶴城為核心的最前線進行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