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暖和,雖然遼東厚厚的積雪還沒有全部融化,也已經變薄了很多,夏國各地的冰面官府已經嚴令禁止人畜踩踏。

甚至有些人口比較多的郡縣官府已經在計劃打破一些冰面,避免一些熊孩子在冰上貪玩掉進冰冷的水裡。

在未成年孩子佔了一多半人口的夏國中,各地官府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圍繞著這些孩子來展開。

這樣的工作早在王澤剛剛佔據濟州島的那幾年就開始了,雖然新生兒年年都在創新高,不過如今的夏國在經歷了四十多年後已經能夠初步享受到人口紅利帶來的便利。

因此各地官府對孩子們的照顧真的是好的沒話說,只是年齡很小的小孩和十五六以上的少年都好說,最讓各地官府和家長們頭痛的就是那些七八歲到十一二歲之間的熊孩子。

不管是官府、學校還是這些熊孩子的家長,都對這些搗蛋的熊孩子傷透了心思,尤其是開春之前這段時間他們更是格外緊張,每年這時候夏國都有不少熊孩子因為在冰上貪玩而掉進水裡甚至因此喪命。

在戰爭結束後而回歸的各郡國民衛隊這時的最重要任務除了森林防火外,就是在沿河、沿湖的地方嚴密巡視有沒有貪玩的熊孩子在冰面上戲耍,雖然冰上不能去了熊孩子們對玩的需求卻在不斷推出新的花樣。

遼闊的大平原上一片片濃密的森林中間間隔著大片的農田草場,這時平坦的農田和草場都依然被厚厚的積雪覆蓋著,遠處還能看到一座並不太大的村落。

這是如今夏國本土各地很常見的鄉野景象,如今夏國本土的土著部落幾乎已經消失,因此村落哪怕小一些也不再有過去的危險,村子裡的民眾雖然不能私自砍伐那些森林,卻能在森林裡採集大量的山貨。

於此同時民眾們在享有這種權利的同時,也承擔著協助森林防火的重任,森林中間的空地就是民眾們分到的牧場和農田,一條寬闊的馳道從遠處延伸而來,貼著村落的邊緣又伸向遠處。

就在冰天雪地的原野中卻響著一陣陣歡快的笑聲,一輛巨大的冰車,也就是後世的爬犁飛速在雪地上賓士,一群八九歲到十一二歲的熊孩子擠在上面興奮的大喊大叫。

熊孩子們絲毫不在意寒風的吹拂,洪亮的嗓音表明這些孩子的身體非常健康,而圓潤的臉蛋也因為寒風被吹得紅撲撲的,可是熊孩子們仗著身上厚厚的皮衣、手悶子,還有狗皮帽子根本不怕冷。

冰車在夏國並不罕見,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有一兩輛這樣大小不一的冰車,畢竟長達半年的冬季也有大量的物品需要運輸,只是讓人驚訝的是眼前拉著這部巨大冰車的牲畜並不是夏國常見的馬匹,而是一頭體型健碩的巨大馴鹿。

馴鹿頭上威武的鹿角,還有粗壯的四肢無不顯示著這頭馴鹿強壯的體魄。

一頭馴鹿一般在四百斤左右,如果飼養的好的話甚至能夠長到六百多斤,雖然普通的馬匹一般能長到七八百斤重,但是因此馴鹿更適合冰雪地面上的行動,在冰雪上馴鹿的拉拽能力甚至超過了馬匹。

另外這些馴鹿原本就生活著更加寒冷的北海甚至更北方的地區,因此在耐寒上面馴鹿比馬匹更強。

這樣一來夏國民眾在看到對隋帝國作戰中那些馴鹿的出色表現後,相當一部分民眾都開始從北海周圍的牧場大批次購買一些馴鹿,這些馴鹿不僅可以作為出色的畜力,甚至還是品質很高的肉用牲畜。

眼前的冰車上面全都是熊孩子,居然沒有一個成年人在駕馭這輛冰車,這夥熊孩子明顯是偷偷把家裡作為畜力的馴鹿牽出來當做了自己玩耍的工具,有這麼一頭馴鹿拉著冰車前進比自己一個人在冰面上傻乎乎的劃好多了。

只不過熊孩子們駕馭冰車的水平很明顯還不夠,隨著馴鹿在前面一個上坡處猛一轉彎,冰車沒有穩住一下被甩了出去,七八個熊孩子尖叫著掉進附近路邊的雪窩裡,頓時就看不見影子了。

也幸虧這時還有大量積雪堆積著作為緩衝,這才沒有把熊孩子們摔疼了,甩出去的熊孩子也就罷了,努力從雪堆裡爬出來,不過還有兩三個年齡小一些的熊孩子居然被整個蓋在冰車下面。

雖然這些熊孩子都穿的厚厚的不會受傷,可是若不能很快將他們救出來,很有可能因此被凍壞,這輛不小的冰車很重不是熊孩子們能夠輕易翻過來的,讓帶頭的幾個大孩子急的團團轉。

正巧這時不遠處一隊夏軍騎兵打馬而來,在馳道上看到這樣的情況迅速下馬走過來,然後一邊哈哈大笑一邊將冰車翻過來,將被蓋在裡面的幾個熊孩子全都扶起,這才又騎馬遠去只留下一陣豪爽的笑聲。

這些夏軍騎兵家裡一個個孩子都不少,平日裡當然也沒少被這些熊孩子騷擾過,更是對熊孩子們的各種花樣作死比賽見多不怪,對眼前這些熊孩子的行為讓他們不由想了自己家的搗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