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早就盼著隋帝國主動請和了!

因為如今的夏國是真心沒有能力一口氣將整個隋帝國吞下去!

隋帝國畢竟是一個超級強國,哪怕之前接連戰敗損失慘重,但此時他們依然有近百萬大軍,四千多萬民眾!這樣一個龐大帝國不是短時間就能消化的了的。

另外夏國這一次對隋帝國作戰獲得的利益也已經很充足。

此時夏國佔領的三齊、幽州、幷州北部,以及河套之地加起來也有了五百多萬人口,如果再加上攻略沿海、沿江各郡獲得的人口甚至七八百萬都可能有,雖然這裡面又被各大諸侯國分去二百多萬人口,但夏國這一次真的已經吃飽了。

在新增五六百萬人口後,夏國的人口數量迅速增加到了四千多萬人,已經在人口數量上跟強大的隋帝國形成了持平態勢,但這時的夏國人口還是有近半是十八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因此在王澤看來這個國家還是一個剛剛長開身板的少年。

僅僅形成數十年的夏國社會關係還是一個很脆弱的體系,而隋帝國內部計程車族豪強們掌控這個國家已經有了幾百上千年,如果夏國貿然一口吞下隋帝國,那麼夏國原本已經形成的比較良好的社會關係就會遭到極大的破壞。

這就反而讓隋帝國內部的那些士族豪強們反過來破壞了王澤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夏國社會文化,這是王澤不願意看到的一種可能,為此他寧願放棄這麼一個攻滅隋帝國的好機會。

另外王澤決定停止攻打隋帝國的決定性因素就是因為西突厥滅亡了!

在西突厥組織的四十萬聯軍於漠北額根水畔幾乎被全殲後,這個結果就註定了西突厥的滅亡。

西突厥的領地主要在西域、河中富庶之地,這麼一大塊肥肉當然要搶到自己的碗裡,更何況西域、河中地區都是地廣人稀的地方,那麼遼闊的土地上居然僅僅只有三百萬人口。

因此王澤決定暫時放過隋帝國答應他們的求和,然後迅速搶佔西域、河中之地,日後這裡就將作為夏國二十年內的移民重點發展區。

在石海光、李紅魚的大舉進攻下,已經從龜茲遷移到伊犁水畔的西突厥王庭迅速淪陷,絕望的達頭可汗看著被追逐慘遭殺戮的部眾自殺身亡。

然後石海光、李紅魚兩人兵分兩路,李紅魚率領十萬大軍自伊犁水向東配合韓子高大軍一部橫掃西域天山南北,包括伊吾郡在內的各大城邦紛紛被攻克。

哪怕這些西域城邦都有堅固高大的城牆保護,但是在夏軍爆炸威力巨大的炸藥攻勢面前一切都是浮雲。

石海光則是率領十五萬大軍大舉攻略整個河中各慄特人城邦,在夏軍的強大威脅面前有些城邦無奈的選擇了投降,但是更多的城邦因為不甘心轉而向似乎很強大的波斯人求援。

原本石海光以為波斯人根本不會插手河中之地的戰事,畢竟自己夏軍都擊敗了強大的西突厥人,而根本不是西突厥人對手的波斯人又怎麼會來招惹自己這支大軍呢。

可是石海光不知道這世上就有一部分人不知好歹,波斯人認為夏軍畢竟是遙遠萬里外的國家,能擊敗西突厥人攻打到河中之地就已經是強弩之末,認為自己戰勝的局面很大。

於是波斯帝國派出二十萬大軍準備擊敗石海光所部後,將整個河中之地收容到自己的領土中來,畢竟慄特人不僅善於經商,農業技術也很發達,富庶的河中之地連波斯人都垂涎不已。

河中各國不是不知道波斯人的野心,但是對於陌生的夏國人他們更願意相信波斯人虛浮的允諾,因此河中各國再次強行徵調所有的青壯,勉強組織起來近二十萬大軍,石海光率領的十五萬夏軍面對著這四十萬敵人也有些不敵。

為了保證夏軍自己的勝利果實,大怒的王澤命令由王棟、王睿兩人各率五萬大軍,聯合楊武所部二十萬大軍一同去河中支援石海光。

甚至王澤還傳令正在攻打阿克蘇姆人的二弟王暉和還有繼續攻掠信度河西面卑支路人的何亮,讓他們各自派兵配合夏軍從南部攻打波斯帝國。

與此同時駐紮在致遠群島(索科特拉群島)的夏軍第四艦隊從海路攻打波斯帝國南部波斯灣沿海各地,並且佔領霍格木茲海峽出海口在那裡建立了自己的軍事基地。

隋帝國這時已經失去了整個吐谷渾故地和河西走廊,因此連西域現在發生的事情都不怎麼了解,更不要說發生在更加遙遠的河中之地和波斯地區的戰事了,因此資訊不對稱的他們就在和談中落了下風。

面對著夏國的各種威脅,以及依然在持續的各路進攻,無奈的裴炬只能死死保住了不稱臣的底線,但是卻讓出了一部分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