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澤接到張航的急信時,王澤正在鯨島視察一個剛剛發現的小型鐵礦,對於如今極度缺少鋼鐵的東海夏國來說,任何一個小鐵礦的發現都是一件可以引起轟動的事情。

因為統們江口距離新設立鯨郡的鯨島也不是特別遠,因此王澤在這裡訊息往來很是便利,也讓他對這段時間發生在鎮海和江口的所有事情都很瞭解,也便於他及時作出一些命令。

鎮海的局勢發展到如今,已經越來越偏離了當初王澤的預想,原以為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場戰鬥,誰知道竟然發展成為一場決定這片土地和這片土地上部族歸屬的戰爭,而且這個戰事竟然大有持久戰的意思。

王澤知道張航彙報的事情很重要,也及時又將褚宏航所部的蒼狼軍第四師和姜川派了出去,如今鎮海的戰事越打越厲害,已經不是張航單獨可以把控的。

送走了信使後,王澤將目光又投向了更感興趣的事情,那就是之前從江口城傳來的那個大批黑水部眾強烈要求投奔王澤的事情,哪怕需要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也覺得沒有問題。

誰能想到,當初只不過是因為趙欽在當地友好的黑水靺鞨部族那裡招募到了一部分士兵來幫著自己打仗而已,而且自己給那些黑水部士兵的待遇也不過是己方普通士兵的一般待遇而已。

卻不想竟然在這些黑水部士兵家鄉的部族中造成這麼好的效果,看來以後還是有必要在一些原始部落裡招募士兵的,他們的要求太低了,而且很好忽悠,當然最重要的是第二點。

王澤心裡嘀咕怪不得後世戚繼光寫兵書的時候,再三強調一定只招收農村、漁民、曠工出身的子弟,對於城市裡的青年是打死不要,根本就是因為這些農家子弟傻乎乎的好騙嘛!

這一次事件在東海的影響很大,不過在王澤看來,江口城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這一次有多少黑水部眾主動來投靠己方,而是讓自己找到了一個非常有效的同化當地土著部族的好方法。

只要這個方法在以後的實踐中行之有效,那麼只要堅持下去,用不了多少年就可以將混同江流域的土著部落全部收編,那麼沿著混同江兩岸的大片土地就可以成為自己的土地,也不知道這片土地上有多少好寶貝在等著自己。

如今王澤已經認可了,江口城縣令張宸對上游原黑水部領地的開發和佔領,而且還及時派出大量人手前去協助,只要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勘測和規劃,等到明年的時候,這些土地上就可以建立多個規模不小的城鎮和大量的定居點。

沿著混同江的兩岸有著大片連綿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遼闊平原,算起來這片平原一點都不比中原的平原土地小,雖然很多地方都還是綿延的沼澤溼地,但是可以用來耕種的土地更是多的數不勝數。

按照王澤的設想,哪怕以後每名來到這裡的移民每一人分一百畝土地,這片遼闊的土地上,也能容納上千萬的百姓,而且咱們似乎可以走的更遠,王澤不由得就開始得隴望蜀。

不過沒辦法,誰讓這片土地那麼富饒呢,這塊土地不僅土地資源豐富,其他的資源,尤其是後世外東北的各種稀缺礦產資源極其豐富。

在後世前蘇聯時期,光是混同江北岸的這片土地出產的黃金就佔了整個蘇聯黃金產量的近乎一半,其他的財報更是多的數不勝數,目前還有後世已經絕跡的東珠,可以說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寶地。

不過王澤覺得自己如今對找外東北的金礦已經是沒有什麼感覺,反正如今東海的金銀礦多的數不過來,光是大型金銀礦就有一二十個,他如今最渴望的,反而是希望能找到一個規模超大的鐵礦,而且還要是富鐵礦。

從王澤攻略耽羅島開始,東海就一直缺少鐵礦,不過一開始因為人少,而且又有隨後三齊之地的大量鋼鐵支援,因此這個情況一直沒有受到眾人的重視,就連王澤也給忽略了。

可是隨著東海形勢的發展,到如今鐵礦、鐵料極度缺乏的嚴重問題,已經是王澤和幾乎整個東海所有文官、武將的一個心病了,只要他們聽到哪裡可能發現了一座鐵礦,這些人幾乎就是餓狼撲食一般的一擁而上。

好吧,我道歉,似乎用‘餓狼撲食’這個詞來形容自己麾下兢兢業業,努力工作的官員們似乎有點過分,可是王澤實在找不到另外哪一個比較適合的詞語來形容當時那些文官和將領的表情。

沒辦法,東海真的實在是太缺少鐵礦了。

對於這些一心推動地方建設和經濟發展的文官們來說,只有有了大量的鐵礦、鐵料,勤勞的農夫才能有足夠的鐵去打造農具去進行生產,這樣才能保證東海的糧食安全。夢生

只有有了足夠的鐵料,東海這些日也不斷開工的工坊,才能有足夠的原料製造機器,船場才能夠有足夠的鐵釘去製造更好更大的戰船、海船等,經濟才能夠得到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