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阿牛叔,你要先回去?”馮僕有些驚訝的盯著眼前的阿牛,“不是說好大家一起回去的麼?”當船隊快要到夷洲的時候,阿牛忽然對王澤和馮僕提出自己要先回嶺南,不再和王澤一起去夷洲了。

王澤對此倒沒有什麼意見,反而還有些不好意思,畢竟自己這一趟耽擱的時間有點長,但是馮僕就有些不情願了,畢竟大家一起出發都走到夷洲了,阿牛叔卻忽然要拋下眾人自己先回嶺南,對於大家來說好像有些失禮。

不過王澤對於阿牛的行為也是非常理解,畢竟離開也小半年了,於是他親自安排了一艘快船送阿牛回去,臨行前阿牛對王澤、馮僕二人反覆叮囑了很久之後,又跟馮僕的侍衛阿坤反覆說道了很多,這才帶著手下數十名隨行人員,乘著王澤安排的快船離開了。

阿牛的離去很快就被大家拋在了腦後,因為沒多久夷洲島那翠綠的海岸線已經顯現在了眾人的眼前。

有了中護軍之後就是不再一樣,這一次王澤出行,中護軍的中衛、左衛、羽林衛和水軍四部小弟七八千號人全程陪伴,如此多的人,乘坐的船隻當然也不會少,更何況還有非常會精打細算的南洋商行的掌櫃。

作為南洋商行的負責人,何亮卻是喜歡帶著商隊四處探索,如今再次前往西洋到現在還沒回來,臨行前他便將主持南洋商行的任務交給了一名姓吳的老掌櫃,這名老掌櫃也是當初山寨負責青州方面生意的老人。

雖然這名老掌櫃已經六十多歲,可是依然不減絲毫精明,作為負責南洋商行的大掌櫃,當老吳得知王澤要前往嶺南,乾脆讓手下大量商船趕上王澤的船隊跟著一同出發,這樣也省了不少護航費。

這時東海海面上,經過王澤麾下這些水軍的圍剿,雖然海盜比過去少了很多,但是在南陳海域依然存在著大量的海盜,因此對於這些商船來說能有一個可信而且強大的同伴一起走路,再好沒有了。

沿途又有不少王澤治下百姓自己的商船,聽說是小侯爺的船隊,紛紛一路跟著前行,這樣一來整個船隊剛剛離開琉球群島不久,就迅速膨脹成了人數近兩萬人的大船隊。

這麼一支船隊一路上浩浩蕩蕩,場面極其壯觀,再加上數十艘戰船上的海戰利器,簡直是鬼神辟易,時常會有的小股海盜只看了一眼就嚇得望風而逃。

當王澤帶著船隊一路行駛到距離基隆港還有二三十里的距離時,就被本地的巡檢水軍發現了,有些出海打漁的漁民第一次看到如此大規模的水軍戰船,再看看船上那些精銳水軍的那股威嚴的氣勢,差點把一幫漁民給嚇尿了。

作為夷洲郡的郡守,常駐基隆的林瑾早就從回報計程車兵那裡知道了王澤要來的訊息,等王澤一行人一下船就看到了這名很少見面的郡守,他身後還有兩名身材不高,但是精悍非常的中年武將。

不等王澤發問,二人當即上前行禮,原來這兩人便是夷洲本地的水軍都尉朱遼和步軍校尉劉輔,雖然也是王澤如今軍中的中層軍官,可是因為夷洲本地土著經常出現的衝突,二人還沒機會去東海,也是第一次見到極具傳奇故事的王澤。

王澤一邊和兩名武將聊天一邊看著林瑾微笑點頭,對於林瑾他還有些印象,當初數千名建安郡境內的北地流民竟然寧願有可能病死在夷洲,也不願繼續呆在當地,當時開口求情的就有林瑾。

誰想到當初看上去如此落魄的一名中年書生竟然還有這樣的本書,本來林瑾只是當初和那七千多名建安民眾一同來到夷洲的讀書人,加上當時王澤手裡根本沒有什麼人可用。

於是便矮個子裡面拔高個,把他作為湊數用的一個郡守,想不到竟然還有幾分能耐,將一個什麼基礎都沒有的夷洲治理的欣欣向榮,從一開始的兩三個據點一千來號人,迅速擴張成為人口達到五萬多的郡,其本事可見一斑。

當王澤一行人乘車前往十里外的基隆城的時候,王澤還發現林瑾甚至還給朱青青和程雪雁也準備了一輛明顯是女子專用的車輛,看樣子應該是從哪家商人那裡借來的女眷用車。

王澤不由暗自點點頭,這並不是一個腦袋迂腐的人,若是後面經過一番考驗沒問題的話,可以大用。

出了規模不算小的基隆港,就是一條寬達五丈的平坦大道,雖然道路全部是用泥土、石塊修築而成,但是因為中間的路面比兩邊凸起很多,而且路邊上的排水設施修的非常好,因此路面看上去修的時間不短了,卻依然平坦。

王澤忽然記起,當初自己跟著韓子高去建康的時候,路過吳興郡時,當時看到過去陳茜任吳興郡守的時候,修築的道路和眼前的路就是一樣的,看來這種修路技術在古代中國都已經很成熟了。

道路兩邊是連片的稻田,在遠處的一些丘陵上修建著一些小的村落,看來是民眾們自己建的房子,因為這裡的土著和漢民關係還算不錯,因此百姓不用擔憂土著的襲擊,可以分散居住。天天

但是更南面的大竹(新竹)、承恩(彰化)、太平(臺南)三地因為當地土著和漢人本來的關係就不好,再加上如今因為迅速增加的漢民數量,導致當地土著的獵場迅速變小,於是雙方關係迅速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