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對倭國的全面擴張(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平馬川的西部,也就是後世的武藏國、東京灣的西面緊鄰倭國中央山地的交界處,這裡是胡秉常大軍主力的駐紮地,目前整個營地駐紮了近三千名騎兵,佔地也不比人數上萬的步軍大營差哪裡去。
另外在大營的周圍也有大小十餘個屯堡,加起來也有近萬名青壯,在胡秉常的安排下以騎兵大營為中心,形成了一個緊密的封鎖線,對保護平馬川腹地的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佔領平馬川后,為了防備倭人和蝦夷人,胡秉常率領麾下五千多名騎兵駐守在平馬川的西部和南部,主要與倭人勢力交界的位置,而騎兵都尉楊武則是奉命率四千多名騎兵,駐紮在平馬川的北部、西北部與蝦夷人接壤的地方。
兩人一南一北駐守,西面又分別在三四個地方各派駐了一千名騎兵保護,將整個平馬川保護起來。
可是一萬名騎兵畢竟是數量太少,特別是相對於平馬川一點六萬平面公里的面積,這些騎兵撒出來簡直是杯水車薪,平時應對倭人、蝦夷人的襲擾更是有些力不從心。
這段時間,由於平馬川周圍倭人和蝦夷人的頻繁襲擊,胡秉常和楊武麾下的騎兵們也漸漸有些疲憊起來。
雖說倭人早已經在京都全面戰敗,可是逃入倭國中央山地的倭人總人數加起來,仍然有二三十萬人,這些人依靠倭國中央山地複雜的地形不斷襲擾與山區交界的屯堡,極大地影響了平馬川上的農業生產。
而更北面的蝦夷人也同樣是從平馬川周圍的山林裡衝出來,不斷襲擊各地實力弱小的屯堡,讓胡秉常和楊武麾下的騎兵們疲於奔命,往往是接到一個屯堡的求救資訊,剛剛趕到就發現這裡的倭人或者是蝦夷人已經逃走了。
偏偏在這時,另外一個地方的屯堡又遭到大規模的襲擊,幸好在移民之初的這些民眾幾乎全部是青壯民兵,他們之間屯堡相距並不遠,往往兩處屯堡距離在數里路之間,守望相助之下倒也擊退了大部分敵人的襲擊。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上百個屯堡依然是遭到很大的打擊,原來的農業開墾計劃也遭到了嚴重的挫折,更不要提過年後就要把民兵們家眷接回來的事情了,這讓原本就盼著過年後與家人團聚的民兵們大受打擊。
如今的平馬川除了平原中央位置和靠近沿海的五六十個屯堡還比較安寧之外,其他外圍的屯堡全部遭受過倭人或者蝦夷人的侵襲,數月來陸陸續續也有數百上千人死傷。
最後無奈之下胡秉常也只好跟王澤發去求援信,畢竟眼下對倭國京都的戰事已經結束,王澤還是有餘力支援平馬川戰事的。
就在胡秉常大營中,胡秉常拿著一封剛剛接到的捷報仔細看了半天,這才驚訝的對自己面前的騎兵校尉道:“數千名蝦夷人襲擊清水寨,還死傷上千人,被抓獲兩千多?”
眼前的騎兵校尉正是胡秉常麾下那名前去救援清水寨的騎兵校尉,這一次因為蝦夷人進攻清水寨分了心,加上附近幾個屯堡湊出來的騎兵牽制了很大一部分蝦夷人,他們很容易的一直潛行到距離蝦夷人很近的距離衝出來。
不僅很容易的打敗了蝦夷人的攻勢,還順勢斬殺、俘獲蝦夷人兩千多人,至於胡秉常捷報中多出來的那部分則是清水寨民兵和附近屯堡援兵的戰功。
這些民兵的戰果哪怕是胡秉常也是有些驚訝的,因為清水寨就是胡秉常負責下令建立的,因此他很清楚的知道清水寨所擁有的實力是怎麼樣的。
原來這麼一個小寨子,也不過是緊急情況下阻攔蝦夷人一下,為後面的屯堡爭取時間,想不到就是這麼一個人口只有數百人,甚至連四百人都沒有的小寨子竟然還殺死近千名蝦夷人,而自己損失不過百人。
這是個好訊息,胡秉常想了想站起來轉了半天,這才對身前的騎兵校尉道:“這段時間蝦夷人襲擊日漸頻繁,必須要增加各地巡邏的騎兵數量,眼下已經要進入冬季,各地屯堡開墾耕地的行動也差不多結束了!”
“如今整個平馬川各地屯堡中依然還有近八千匹良馬,雖然這些馬匹不如軍中的戰馬優良,但是騎乘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你速速傳令各地屯堡,每個屯堡中要抽調出各自堡內善於騎馬的青壯編制到騎兵的後備隊中,平日裡跟隨騎兵部隊巡邏放哨!”
眼前的那名騎兵校尉抱拳回道:“是將軍,這確實是個好主意,咱們只這樣就可以增加七八千名騎兵,可以極大的緩解現在的困局,不過要最終解決這些問題還是需要小侯爺的支援!”
胡秉常抬頭看向遠處的海灣,口中緩緩道:“是啊,也不知道小侯爺現在有沒有接到我的書信,不然現在來不了援軍,明年還是要耽擱一年的功夫,眼看著沒有幾個月就要過年了!”
如今胡秉常在這裡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立足不穩,無法開展全面有效的農業生產,不僅僅是對土地的耕種無法全面展開,就連畜牧、家禽飼養等工作也是開展不起來。
雖然平馬川上耕種了近四分之一的土地,可是卻有很多遭到了蝦夷人的破壞,等到明年收穫前還會有大量耕地受到破壞,這樣一來平馬川上收穫的糧食明年依然不能滿足本地大軍、人口的食用,還是需要王澤的輸血,更不要提將這些民兵的家眷接過來了。
自古以來,糧食問題就是一個國家、文明的根本所在,並不是你發展一下商業就可以把國家強大起來的,對於這一點王澤看得很明白,所以他在平時也在不斷的對胡秉常等、官員、將領重複這個問題。
特別是在生產力並不強大的南北朝時期,這又是一個亂世,只有保證了充裕的糧食,才有資格說其他,不然一切都是沙灘上的城堡,經不起任何的風浪。
後世有很多人以為,中國的落後就是因為商人地位低的緣故,好像回到古代將商人的地位抬高,讓商人參與國家大事、制定政策,這樣一來中國就可以迅速強大似得。
對於這種觀點王澤一向是呲之以鼻,古代中國歷史最強大的時候就是糧食保證充裕,商業受到壓制的時期,這時不管是多麼強大的外族,都會被中原王朝所擊敗,甚至覆滅。
而當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看著國家的經濟越來越繁榮,可是國家的國力卻在迅速下降,歷史上商人亡國的例子不勝列舉,光是明朝的滅亡就可以說是滅亡在大地主、商人背景的東林黨手裡。
作為王澤的嫡系,胡秉常一向很清楚王澤的想法,因此他一來到平馬川就開始鼓勵民兵們對本地土地的開發,只要將整個平馬川開發出來,可以說整個東海都不會再缺乏糧食。
如果能夠順利的將整個平馬川開墾出來,這整整兩千四百多萬畝良田生產出來的糧食,足足可以供養目前整個東海的民眾、奴隸食用三年以上。
可是不解決蝦夷人和倭人的襲擾問題,眼前的這一切都只是浮雲,哪怕要實現也要耽擱好幾年的時間,這對急著開發整個東海的王澤是很不利的。
對於三齊之地一些人的想法,向來善於察言觀色的胡秉常心裡也很清楚,這種思想如果使用對了方向,對大家都是一個激勵作用,可是萬一有些人心思歪了一點,那對整個團隊的破壞力也是極強的。
想到這裡,胡秉常一回頭卻發現身邊的那名校尉仍在,於是他皺眉道:“不是讓你去通知各屯堡的那件事麼,你怎麼還不去?”
這名校尉苦笑道:“胡將軍,我剛才已經出去了,可是咱們現在不用擔心了,小侯爺的援軍來了!”這名校尉剛剛出了大營,就遠遠的看到附近的海灣處駛來大批的海船。33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