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僕覺得來到東海的這些日子實在是自己最開心的一段時間。

自從王澤進攻倭國的大戰開始後,王澤怕出危險不允許馮僕跟著去看打仗,而馮僕又不願就這樣回嶺南冼夫人身邊,於是王澤便讓他跟著朱青青、程雪雁兩人來到濟州島,很快馮僕就被送進了濟州島的理學院學習。

因為馮僕還有南陳陽春郡守的特殊身份,負責理學院執行的季漾、焦永、牛賁、房仲麟、秋聞、歸易光等聯席會議教授並不敢真的就把馮僕當做一個學生對待,而是把他當做一個前來訪問的客人。

當然了哪怕是身份多高貴的客人,季漾等人也不會阿諛奉承一般的圍著馮僕身邊轉,平日裡也只是安排幾個年齡和馮僕差不多大小的學生,輪流帶他到各個專業去試聽感受一下氣氛。

有時候馮僕會跟著理學院內的學生們一起做一做物理、化學試驗,讓馮僕在覺得新鮮之餘,也感覺這大學堂所謂的學習怎麼跟玩耍差不多,一時間更是喜歡上了理學院。

當然馮僕不知道的是,除了他之外別的學生還要學習一些高深的理學知識,要仔細觀察每一次試驗的區別,還要寫試驗報告等等,任務依然比較繁重,哪裡是馮僕這種混日子的人可比的。

相對於平時的上課,馮僕更是喜歡學院裡組織的蹴鞠運動,這裡的蹴鞠和馮僕在南陳其他地方看到的蹴鞠有很大的不同,竟然是規定了場地大小,而且每場只能有兩隊各十人上場比賽,球場上兩端各設一個球門,另外還要各自安排守門員,就連球都大了很多。

大家沒有看錯,這正是王澤將後世的一些足球規則加上古時的一些蹴鞠規則雜糅在一起後形成的新的足球運動,只不過為了尊重這時的古人嘛,還是叫做蹴鞠而已,並沒有因此而改名。

馮僕在理學院這段時間很是結識了一群理學院的學生,其他幾個學院一些經常串門比較活躍的學生也認識了不少,一來二去大家便成了朋友,時不時便會舉辦些活動。

其中和馮僕玩的比較好的人中,就有那個曾經向王澤提出想要參加遠航的曲哲,對於這名比馮僕大了六歲的少年怎麼和馮僕玩到一起的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實曲哲主要是發現馮僕竟然是一個武功高手,想要跟著學幾手罷了。

這幾個月來因為王澤不在,馮僕除了在理學院旁聽、玩耍外,很快也跟著其他學院的學生一樣,喜歡跑到醫學院那裡去看新來的漂亮妹子們,因為馮僕人小、嘴巴甜,一來二去竟然特別受歡迎。

這下馮僕在幾個學院更是如魚得水,期間有幾次朱青青和程雪雁怕馮僕一個人待著無趣,也曾經多次喊他一起去聚餐,不過馮僕這小傢伙人小鬼大,說什麼小叔子要和小嫂子避嫌,不能在一起經常吃飯的,倒是弄得朱青青和程雪雁有些哭笑不得。

閒暇之餘,馮僕便開始跟著曲哲以及其他玩的比較好的一些同學,經常一起到濟州新城的商業區去閒逛,哪怕大家不買東西看看街上日漸增多的美女也是好的,更何況馮僕出手大方很受大家歡迎。

新城內的植物經過三四年的生長,從他處移栽的大喬木已經是枝葉繁茂,街道兩旁綠化帶中的花草依然在散發著花香,讓在嶺南聞慣了牛羊糞便的馮僕越發的不願意回家。

當然了要是街上沒有那麼多小孩子就好了,年齡也不大的馮僕暗自想道。

馮僕覺得自己已經喜愛上了這座年輕的城市,除非自己大哥王澤將承諾的那座城市建好,不然他就不回去,倒是讓一直在附近化裝成普通人守護馮僕安全的阿坤給急得不行。

阿坤不急也不行呀,如今老主人馮寶已經去世,小主人馮僕作為冼夫人唯一的兒子,嶺南馮氏唯一的嫡系繼承人,如果馮僕在這裡出了什麼意外,那對於承擔嶺南安定起了很大作用的馮氏來說,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現在阿坤更是著急,因為這幾日來馮僕更是每天都和曲哲往濟州新城的港口那裡跑,這港口碼頭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都是三教九流集中的地方,萬一其中有仇家要在這裡對馮僕不利,也是非常難以預防的。

這幾日馮僕和曲哲喜歡來港口這裡倒也不是因為別的,主要是這幾日濟州新城港口這裡每天都有從大量的船隻停靠這裡,這些船隻每一艘都從百濟運來大量財富、物資和人口來到這裡。

曲折主要是喜歡看那些大海船以及各式戰船,而馮僕則是想來看看自己大哥到底從百濟弄到了什麼好東西。

港口內的船隻特別多,因此顯得很擁擠,有一少部分船隻會在這裡停泊後,解除安裝下來許多物資和人口,但是還有更多的船隻是在港口這裡做一些補給,然後會繼續向更東面的秦津、長州、夏渡等佔領地駛去。

甚至馮僕還從樊文仲的郡守府那裡聽說,還有一些適合遠航的船隻會一直沿著出雲、隱霧(隱歧島)、臨登(熊登)、雙舟(佐渡島)這條航線一直航行到鯨島(北海道)、庫頁島這幾處非常遙遠的地方。

當然了這些事情馮僕是不會跟曲哲等人說的,大家關係好玩得好是一回事,但是有些事情說不說又是另一回事,做人的一些起碼道理馮僕還是知道的。

自從當日大戰之後,濟州新城附近被破壞掉的海港在經過十幾日的搶修後,便已經可以停靠五千石的大船,等到現在距離戰事過去已經一兩個月的時間,整個港口看上去比之前的規模還要更大一些。

隨著一隊隊船隻的靠岸,一些被分配到濟州島的工匠、年輕女子被運下船來,其中竟然還有大量眉目清秀的小女孩,一個個哭哭啼啼的被年齡大一些的女子拉著手或者是抱在懷裡帶下船來。

作為東海各地工場最多的地方,濟州島對於工匠的數量需求是無與倫比的,大量的工匠在分出自己的專業後被送到島上各處工坊內,到了那裡工坊會根據他們的手藝水平來給他們平定級別。

雖然一些關鍵部門是不會讓這些工匠參與,但是像一些民船、運輸船等船隻製造和其他一些相關的機器製造行業,有了這些工匠的加入就會加快進度許多,而且有他們的家人在島上,不愁這些人不會賣力幹活。

工匠被各工坊領走之後,緊接著便是近兩萬名十歲以下的小女孩被島上各家民眾領養去,官府出臺了政策,凡是領養一個女孩的家庭每月也有和自己孩子一樣的糧食、肉食補貼,因此很多家庭條件比較一般的漢民也都願意領養一個還算漂亮的女孩。

等這些女孩子長大後,哪怕不能嫁給自己家的孩子,也可以許配出去,多一家親戚這也總是好的,要不是官府硬性規定一家只允許領養一個孩子,恐怕都要搶瘋了,因此這些年幼的女孩反而是第一批分光的。

對於這些臉盤還沒有張開的小女孩馮僕等人都不感興趣,不過緊接著下船來的那些十歲到十五歲的漂亮女孩,算是最和馮僕口味的,一般小學生、初中生都是喜歡這種青澀的少女。

不過馮僕也只是看看而已,倒也沒有別的心思。

女子地位在南北朝時期還算是可以的,特別是北朝因為承襲了鮮卑貴族政治的習慣,貴族女子的地位本來就高,等到了王澤治下後因為人口的稀少,勞動力缺乏,女子們又要操持家務又要去工坊上班,勞動收入甚至不比自家男人差,因此在家中的地位越發的高了起來。

就連外族女子取得合法居留資格後,也受到王澤制定的法律保護,在東海這裡,女子都是獨立存在的,並不是他人的玩物,也不是依附於男子生存的,甚至王澤還吸收了宋朝時期的女戶經驗。

如果有女子單獨取得王澤治下的居住權和公民權後,是可以單獨成立一戶的,可以自己當做戶主,因此馮僕也只能幹看著流流口水罷了。微微吧

另外因為王澤還頒佈法令規定,不允許女孩十八歲之前結婚,這一批不滿十五歲的女孩也不能分給士兵作為妻妾,因此這些女孩子都會被送進濟州島各女子學堂內接受漢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