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紛飛血浪戰西城(第2/2頁)
章節報錯
慕容紹宗率領北齊外兵省的五萬漢軍從鄴城南下,自黎陽郡轉黃河登水師船隻東進,行至濮陽北的河段時接到了婁爾榮所部騎兵被滅的訊息。
這時已經是婁爾榮所部被消滅的五日後的七月十五日了,這天正是中元節。
中元節源出於道教,據《道藏》載:“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選眾人,分別善惡……於其日夜講誦是經,十方大聖,齊詠靈篇。囚徒餓鬼,當時解脫。”因此自古以來,民間都認為這一天是祭祀亡親、悼念祖先的日子。
當然自從梁武帝大肆崇佛設立了盂蘭盆節之後,中元節同時也成了浮屠教的盂蘭盆節。
當即慕容紹宗暫停行軍,一面向鄴城彙報婁爾榮的覆滅,一面召集濮陽郡的大批僧侶為婁爾榮所部舉辦佛事法會。
這時北齊從皇帝高洋到朝中的各位鮮卑貴族、漢族高官都是大肆崇佛,雖然這幫人都是殺人殺的手心起老繭心狠手辣的主,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在浮屠教徒們心中的偉大形象。
高洋雖然信佛可是卻時常做出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來,有次他去金鳳台受佛戒,不知怎麼又想起放生來。
於是命手下找了許多人給他們‘插’上席子做的翅膀,讓他們從高臺上跳下去,說這才叫放生(他要是自己‘插’席子跳下去,前衛藝術立馬又多了一千多年的歷史)。
不過慕容紹宗信佛倒是比高洋誠信多了,作為慕容鮮卑慕容恪的後代,慕容紹宗深受家人的影響,對佛教的虔誠不是北齊那些屠夫可比的。
慕容紹宗早期追隨爾朱榮,“河‘陰’事變”前曾勸諫契胡首領爾朱榮不要屠殺洛陽官宦,後來爾朱榮敗亡於是投靠高歡,雖然不得重用但是任勞任怨。
梁武帝趁著侯景反叛東魏派遣蕭淵明率軍十萬北伐,結果被慕容紹宗抓住戰機擊敗梁軍,生擒蕭淵明等一干梁將。
敗滅梁師後慕容紹宗絲毫沒有停留,又馬不停蹄的率領麾下大軍掉頭去進攻侯景
侯景造反後,軍容強盛,加之對東魏諸將非常瞭解,因此十分猖狂。韓軌率兵前來,侯景輕蔑的稱其為“啖豬腸小兒”。
高嶽前來,侯景仍不為所動,說其“兵‘精’人凡”。直到聽聞慕容紹宗前來,方才“叩鞍有懼‘色’”,自言自語地嘀咕:“是誰叫這個鮮卑兒(高澄)派慕容紹宗來,果真如此,高王(高歡)應該不是真死啊”。
在濮陽郡僅僅停留了一日有餘慕容紹宗就率領大軍繼續啟程了,停留的這一日不僅僅是為婁爾榮所部做法事。
經過法事後慕容紹宗麾下的步軍士氣又提升了起來,而這時從北豫州等地趕來的水師已經來到了濮陽郡。
慕容紹宗和此部水軍匯合一同乘船順流而下,在濟州慕容紹宗率步軍登陸轉道濟水,這部水軍還要繼續東進從黃河口轉道海上進入濟水。
一直到渡過濟水慕容紹宗的臉上都沒有出現笑容,旁邊一名親兵校尉端來一碗薑湯,見他如此便發問道:“大都督何須如此?當年侯景何等猖狂朝中多名大將敗於其手,結果大都督一至立馬土崩瓦解!”
慕容紹宗望著眼前滔滔的濟水,嘆了口氣道:“婁爾榮驍勇之士麾下數千騎兵又多是久經戰陣的‘精’銳老兵,更有以前乃是陛下親自挑選的百保鮮卑親衛,竟然不到兩個時辰就全軍覆沒了!”
七月中旬的濟水邊夜晚時已是涼風陣陣,河邊的蘆葦隨風搖擺著,已經有蘆‘花’冒出頭來。
“據逃回來的那數十名軍士所報,反賊擁兵何止十萬,有騎兵近萬,配有強弓勁弩,更有一種能夠發出巨響聲如雷霆的妖術。婁爾榮所部大部分都是死於此物之手!”望著遠處升起的明月,慕容紹宗心中升起一股不祥之感。
他揹著雙手嘆息道:“我少時從軍先隨爾朱榮,後投奔高祖神武皇帝皆不受重用。後‘蒙’文襄皇帝與陛下不棄,提拔與我,至今我年已近耳順(六十歲)位高權重,雖死亦不足以報陛下重恩!”
親衛校尉勸道:“大都督威名遠播,何必出此不祥之言,我看大都督大軍一至必然望風披靡!”
“你也不必勸告與我,”慕容紹宗低頭又嘆了一口氣,“如今我已年邁,且軍中兵士已不如陛下初即位時能征善戰了!”
高洋初即位時向來是親自衝鋒陷陣,真個是擋者披靡,哪怕是在北齊一向以文弱著稱的都督高元海、王師羅並無武藝平素怯懦,但在高洋的統率下臨陣卻以驍勇取勝。
但是從天保六年開始高洋打敗周邊強國開始長居鄴城享樂開始,北齊的軍隊素質就開始迅速下降了。
夜風開始大了些,慕容紹宗低聲對親兵校尉說:“我行軍打仗一向靈敏,我預感此次必然不能生還。你帶著十幾名兄弟留在濟州,待我戰死你速速回到鄴城家中將我家小暗中接出,以後鄴城必然為禍‘亂’之地!”
止住了還要說話的親兵校尉,慕容紹宗緊了緊衣服:“今晚的月‘色’真好呀,喚諸位將軍前來與我夜飲!”
(慕容紹宗549年(武定七年)四月,東魏圍攻潁川不下,決定在洧水築壩,以水灌城。不久,慕容紹宗與劉豐生乘船視察堤壩,不料突起大風,吹斷了纜繩,大船順風向穎川城飄去。城中的西魏軍見狀,忙用長鉤鉤船,並‘亂’箭齊發。慕容紹宗知道自己命數已盡,投水而死,時年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