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軍突然襲取了對隋帝國至關重要的涿郡,隨著這個訊息的迅速傳播頓時震驚了整個隋帝國數千萬民眾。

因為當初王勇、王澤在大河以北的征戰攻伐,河北的普通民眾大都知道夏軍向來軍紀嚴明,不會出現殺良冒功的現象,所以他們還算好些並不如何慌亂,只是各村寨自顧加強寨牆以防亂軍和山賊盜匪為禍。

除了普通民眾外,整個河北的浮屠教門、世家豪族、鮮卑勳貴們在得知當年在三齊滅佛的王勇之子派來的大軍再次出現在河北大地,甚至還襲擊了涿郡連皇帝楊堅都差點落入到他們的手裡頓時都慌亂起來。

當初因為王勇在三齊境內對浮屠教門、鮮卑世家的大肆殺戮,對三齊境內的浮屠教門和鮮卑豪強造成了毀滅性打擊,導致其他各地世家豪強在痛恨夏國的同時也格外懼怕夏軍的到來。

於是在河北各郡一隊隊隋軍北上防禦夏國南侵的同時,也有大批的河北各郡世家豪族組成的車隊不斷逃往太行山以西,大河以南等這些更加安全的地方。

在他們看來憑著夏軍的強大戰鬥力,整個大河以北、太行山以東都將成為夏軍與隋軍交戰的戰場,這個時候還不走可能就走不成了,雖然並不是所有的世家豪族都逃離,但基本上所有的世家豪強都安排了一支族人離開。

涿郡的失陷讓隋帝國與夏國在戰略上的交鋒頓時落入下風,如果不能及時驅逐涿郡的夏軍,不僅遼東前線的一百多萬隋軍都將陷入危險的境地,甚至夏軍隨時可以從涿郡南下一舉逼近東都洛陽。

對於這樣危險的局面剛剛逃回長安的楊堅憂心忡忡,這時隋帝國還有四千多萬民眾,如果需要也可以繼續徵召百萬大軍,而且隋帝國積蓄在各地的大型糧倉也完全可以滿足新徵召大軍的需要。

可是這時隋帝國最需要的並不是更多的兵力,也不是龐大的糧草,而是缺乏能夠獲勝的堅定信心,如果這一戰號稱三百萬大軍的隋軍徹底失敗,那麼全體隋帝國臣民的信心都將徹底喪失。

因為這一戰大量青壯被徵召,尤其是關中之地近半青壯都參加大軍離開,所以這時關中的氣氛很是壓抑,幾乎所有的民眾都在為自己家中的子弟擔憂,而關隴鮮卑軍事貴族集團的表現更是讓楊堅為之擔憂不已。

徵召新軍的行動並不順暢,很多郡縣的民眾甚至寧願舉家逃亡都不願意參軍,這和大戰之前民眾踴躍參軍的現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楊堅逃回長安後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居然只徵召了二十萬府兵。

雖然這些軍隊也不多,不過加上大興城原本留守的數萬衛軍,總算是能夠暫時保證關中的安全了。

讓楊堅稍稍覺得安慰的是,隋帝國境內的浮屠教門不遺餘力的支援自己,不僅派出大量僧兵參加隋軍,甚至還自願拿出來數量龐大的錢糧、布帛、藥材、軍資等,這讓向來推崇浮屠教門的楊堅倍感欣慰。

楊堅不知道浮屠教門向來是只入不出,只有他從人家那裡得到什麼,自己卻從來不會付出。

這次隋帝國浮屠教門居然能夠自願拿出來那麼多的錢糧、軍資來支援自己並不是回報他對浮屠教門的大力支援,而是浮屠教門生怕夏國入主中原後昊天道門徹底驅逐自己。

這些年來浮屠教門並不是沒有派出僧眾到夏國內部去傳教,企圖開闢新的教門基業,可是因為夏國上下對浮屠教門的厭惡,以及昊天道門的強勢地位,悄悄派去的僧眾不是被夏國驅逐出境就是莫名其妙的消失。

因此在這個關係到浮屠教門未來傳承的大問題上,一向吝嗇無比的浮屠教門也難得的拿出了這麼多物資來支援楊堅,倒是讓不知道內情的楊堅為感動不已。

他不知道如果夏國願意接受浮屠教門,並且願意支援教門在夏國傳播,恐怕這些浮屠教門早就爭先恐後的跑去抱夏國大腿了,四十年前王勇在三齊滅佛的事情根本算不了什麼大事。

只是楊堅雖然接連獲得了浮屠教門那麼多幫助,但是這一切都不能解決遼東戰場上隋軍正在面臨的巨大困境。

前番遼東戰場雖然經歷了一場大敗和接連數月的戰鬥損失了近乎二十萬大軍,不過隋軍馬步軍和突厥騎兵的數量加起來依然有百萬之眾,更不用提還有超過六十萬隋帝國抽調的青壯民夫。

至於其他四十萬民夫要麼被襲取涿郡的夏軍俘獲,要麼依然滯留在河北各郡,更有一二十萬已經在數月的辛勞中慘死在沿途各地。

在中原通往遼東的輜重糧草運輸線被截斷後,前線一百六十多萬青壯每日消耗的糧食都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數量,而楊俊、達利葉護率領的聯軍騎兵不光人要吃,戰馬的食量更是士兵的三倍不止。

這對隋軍的後勤壓力更加龐大,在夏軍截斷他們的後勤後,隋軍大營內貯存的糧食已經僅能滿足十日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