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了軍隊前去支援膠東二郡後,王澤又將目光投向了遼水戰線。

畢竟隋軍和突厥人在這裡集中了超過百萬大軍,雖然夏軍早就做好了各項準備,不過如今開戰依然容不得半點疏忽,哪怕如今草原上西突厥聯軍都被王澤放在了一邊。

隋軍在遼水一線集中了七十多萬大軍後,步軍方面完全超越了夏國的兵力,加上隋軍也是兵甲精良,各項作戰器械也是相當完備,因此接連十餘日的攻勢非常犀利。

為了打擊隋軍的洶洶攻勢,消耗他們計程車氣,在王澤的命令下夏軍第一軍、第二軍分別在主將黃瑞、彭聰的指揮下對遼東城對面的楊思仁所部進行了一次大反擊。

超過十萬名精銳夏軍士兵趁夜悄悄潛過遼水冰面,逐漸接近隋軍大營,然後在黎明時分對楊思仁所部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反擊,一時間整個遼水西岸亂成一團亂麻。

雖然因為很快趕來支援隋軍騎兵的威脅,夏軍僅僅進攻了半天時間就撤到了遼水東岸,不過他們的反擊依然給楊思仁所部帶來了至少上萬人的傷亡,最讓楊思仁心堵的就是好不容易打造的一批攻城器械幾乎全被徹底摧毀。

夏軍的這一次大規模反擊也讓隋軍看到了對方的強大戰鬥力,一時間隋軍進攻時也沒有了過去的猖獗,晚上更是憑藉寨牆嚴防死守,遼水西岸更是日夜佈滿了巡邏的隋軍士兵、騎兵。

哪怕這時楊堅立刻讓原本留在燕郡作為預備隊的十萬大軍也投入到前線,去支楊思仁所部,可是隋軍與夏軍之間的戰鬥依然沒有什麼進展,戰事一時間陷入到了膠著狀態。

古代冷兵器作戰對物資的消耗極大,如果只是數萬或者十餘萬大軍的交戰持續數月也沒什麼,憑著隋帝國雄厚的國力完全可以供應的上物資,可是這上百萬大軍的戰爭就必須儘快結束,不然很少由國家能夠承受這麼長期而又龐大的物資消耗。

隋軍與夏軍進入對峙狀態,對於夏國來說並沒什麼,雖然如今夏國全部處於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狀態,可是架不住人家夏國財大氣粗呀,大量的物資不要錢一般在十萬頭馴鹿拉動的雪橇運載下不斷地從後方運送到前線。

前線的夏軍士兵甚至可以吃上從南洋運送來的水果罐頭,鯨島的鯨肉罐頭、魚肉罐頭,南洋的豬肉罐頭,北地的牛羊肉罐頭,充裕的後勤供應讓夏軍保持著強大的作戰能力。

這樣一來那些一臉憨厚模樣的馴鹿甚至讓很多夏軍士兵都喜歡起來,不僅沒人提宰殺馴鹿作為肉食的事情,甚至還有很多士兵提議立法保護這些做了突出貢獻的馴鹿。

士兵們的提議估計夠嗆會透過,不過這一戰之後馴鹿卻從原本只是為了食用馴養,變成了夏國內部比較流行的冬季運輸畜力,最少在蒸汽機車流通之前馴鹿的作用不可替代。

相對滋潤無比的夏國士兵,對面的隋軍就面臨的麻煩太多了!

原本從隋帝國內部到涿郡之間的道路交通就不好,如今天氣寒冷大雪紛飛上百萬隋軍需要的糧草輜重極多,這些全都需要上百萬被徵調的民夫一點點利用板車從後方運輸到前線。

因為大雪道路難以通行,沿途官吏又不斷虐待,對冬季準備不足的民夫們因此大量凍餓而死,很多不甘死去的民夫在這樣悲慘的情況下不堪折磨,紛紛結伴逃亡山林落草為寇。

這些民夫逃亡也就罷了,但是前線大軍的軍需卻不能斷絕,畢竟有皇帝親自在涿郡監督,於是各地官吏為了保證自己的任務完成,紛紛自沿途大肆強徵青壯、健婦協助運輸糧草,原本安逸的隋帝國民眾的生活被打亂了。

原本隋帝國內部就有很多山賊盜匪,此時趁著隋軍主力征戰遼東的機會更是大肆擴張,四方不堪忍受的百姓紛紛來投奔,再加上隋帝國內外有心人的挑撥,居然爆發了幾場規模不小的動亂。

不過這時隋帝國的機制依然在正常執行,這些民眾散亂的暴動很快就被隋帝國各郡的郡兵平定,但是隋帝國內部的有心人卻開始注意到這些變化,各自的小算盤也開始打起來。

對於帝國內部的一些暗流,楊堅並不是絲毫不知道,不過他相信自己的權謀和掌控的力量能夠壓倒一切陰謀,關隴鮮卑軍事貴族雖然對外是一個整體,不過內部之間的權力鬥爭更是血淋淋的。

這些年楊堅一面極力壓制江南的漢族勢力,另一方面因為恢復漢化又大力依賴關東漢族士族集團,因此原本處於權力核心的關隴鮮卑軍事貴族集團當然不會滿意,有些小動作也是可以理解的。

雖然能夠理解這些人的心態,但不代表楊堅會原諒這些人,楊堅計劃著等擊敗對面的夏軍攻佔遼東之後就對內部的權貴集團進行一番清洗,不僅是打擊不服從自己的異端實力,也是為了給自己的接班人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