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隋文帝的決定(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樣從正面發起進攻,夏國被牽制在遼東,從而陷入國力消耗戰,這樣一來夏國人口較少必然吃虧。
想到這裡楊堅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於是對楊素道:“只是不知道那都藍可汗已經逃到了何處?”
楊素頓時面色一苦:“臣下也是不知道那都藍可汗現在何處,按理說他戰敗應該逃到河套定襄一帶才是,可如今在定襄青山以北逡巡的卻是那夏國二十多萬騎兵,沒有見到任何一個突厥人出現在河套一帶!”
“如果不能擊敗夏國人,他們對我大隋的威脅太大了!”
一聽到夏軍已經出現在定襄以北,楊堅的臉色立刻就不好看了,原本夏國僅僅佔據遼東的時候,隋帝國只有燕郡、柳城郡與夏國接壤,當時夏國的國力也不是很強,因此隋帝國絲毫沒有感受到任何壓力。
可是隨著夏國逐漸消滅契丹人和庫莫奚之後,整個涿郡以東的隋帝國邊境就都處在夏國的威脅之下,不過當時還有突厥人牽制夏國,夏國也不願意同時與突厥隋朝兩面開戰,因此一直在邊境處於守勢。
如今突厥戰敗,連牽制夏國的最後力量都徹底消失,夏軍又忽然出現在了河套以北的草原上,這也就意味著夏軍隨時可以從遼東到河套之間綿延數千裡的邊境上威脅大隋的安全。
“必須儘快找到都藍可汗,另外派人聯絡西突厥的達頭可汗,夏國如今已經逼近金山,如果他這一次不出兵,等到夏國人將矛頭對向他的時候就不要指望我們大家有人來救他!”楊堅這一刻幾乎是惡狠狠的道。
“陛下,隴右行軍大總管豆盧勣來報,突厥都藍可汗突然率十餘萬騎兵,數十萬部眾南渡瀚海佔據了張掖以北的居延海一帶,豆盧總管請求出兵驅逐!”
“陛下,都藍可汗現在暫立帳居延海一帶,這裡有他和千金公主寫的信請求陛下給以援助!”
殿外的侍衛忽然帶來兩封軍報,卻讓楊堅舒緩了心中的焦慮,同時也是對都藍可汗的膽怯更加不屑,居然逃到了居延海而不是逃到河套一帶,看來都藍可汗真的是膽破了。
居延海在後世這裡只是大片的流沙,間或有一些連片的小湖泊、沼澤,但是總體上已經是一片不適合人居住的荒漠。
不過在隋帝國時期,處於弱水下游的居延海依然是一片望不到頭的遼闊湖泊,漢朝時期在這裡建立過張掖屬國,一直到隋朝居延海周圍都是大片望不到頭的大片森林和豐美的草原。
這時的居延海依然是一片水草豐美的牧場,湖泊中的水雖然稍稍有些鹹味,不過也足可以保證牛羊飲用水。
在原本的歷史上,不管是漢朝還是隋唐帝國,這裡一直都是中原帝國進攻草原帝國的前沿基地,也是草原帝國攻打中原帝國時的重要跳板,因為從這裡是河西走廊到達漠北最近的地方。
居延海雖然沒有河套地區的肥美,不過這裡卻也遠離夏國的威脅,如果都藍可汗逃到河道地區,恐怕依然要面對從東面沿著長城一路打過來的姬翔所部,更是隻能成為隋帝國手裡對抗夏國的一把刀。
而逃到居延海就不一樣了。
都藍可汗隨時可以在情況不妙的情況下繼續向西逃走,雖然隋帝國隴右行軍大總管豆盧勣不斷出言威脅自己,讓自己趕緊撤兵走人,不過都藍可汗卻不怕他的威脅。
反正如今夏國對隋帝國的威脅最大,自己雖然佔據了居延海會讓隋帝國君臣心中不樂意,不過在解決夏國的威脅前隋帝國君臣必然會極力拉攏自己,這也是都藍可汗心裡的一個小心思。
東突厥之前還擁有一部分金山以東的草原,但都藍可汗根本不敢向西逃竄,更不敢跟西突厥達頭求援,生怕自己被虎視眈眈的達頭可汗吞併,逃到河套又要直面夏軍的威脅,這樣逃到居延海就成了都藍可汗的唯一選擇。
好不容易在居延海安頓下來後,都藍可汗第一件事便是派出使者去長安向隋文帝求援,畢竟都藍可汗也迎娶了隋朝的公主,雙方之間的姻親關係多少算是一家人,這時不向隋帝國求援更待何時。
“援助一定是援助的,不過也要看突厥人聽不聽話才是!”楊堅雖然下了決心聯合突厥人一起進攻夏國,不過這也要突厥人有繼續跟夏國開戰的膽子才行,不然豈不是打水漂了。
在突厥王庭淪陷的一個月後,已經沉寂了近十年的大隋帝國突然開始全面徵召大軍,誰都知道隋帝國將要對夏國開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