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主權國家的穩定和持續強大在於政令統一,政令統一的關鍵在於便利的交通,不管是任何國家都繞不過這個坎。

因此蒸汽機車的出現對夏國國土未來的統一是一個很強大的保障,普一出現就受到了夏國全體臣民的熱烈歡迎,政務院的大臣們更是恨不得立刻將鐵路鋪遍整個國土。

不過夏國除了北方遼闊的本土外,畢竟還有包括東海群島、琉球群島、夷洲群島、南洋群島等各大群島在內的廣闊的海外領土,甚至可以說這些海外領土的重要性絲毫不弱於本土。

甚至夏國還在大洋東部的瀛洲(南美洲)、方丈洲(中美洲)、蓬萊洲(北美洲),以及西洋西面的崑崙洲(非洲),還有南洋更南部的閻浮洲(澳洲)都有著龐大的利益存在。

這些海外領土和未來的開拓地都需要夏國擁有更加強大的聯絡方式,目前夏國的造船水平雖然依就是整個世界最強大的,但是比起所需要維護的利益,目前的船隻已經有些不能滿足需求。

故而在蒸汽機車試執行成功僅僅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鎮海造船場研製的蒸汽動力的輪船便下水成功,雖然這僅僅只是一艘載重五百石的小型海船,但是它的試航成功對夏國造船業的刺激卻是無與倫比的。

因為夏國對於海運的龐大需求,所以夏國內部擁有的造船場數量極多,為了搶奪造船份額,相互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在見到鎮海造船場研製成功蒸汽動力船隻後,很多造船場要麼自己造,要麼聯合起來研製。

一時間,整個夏國機械學院出身的學生居然開始搶手起來,連帶著夏國的製造業也開始迅速發展,畢竟在擁有了先進的蒸汽機後,很多原本無法開展的工業活動都可以進行了。

王澤看著一封封利好訊息傳來也是格外開心,夏國可以說是一個陸權與海權並重的國家,畢竟在與突厥和隋帝國兩個強大國家做鄰居,沒有一個強大的陸軍是不可能維持住國家的。

另外因為夏國海洋利益也同樣重要,也必須維持龐大的海上力量。

目前夏國海外領地的漢人數量還比較少,而且還面對著土著的一些威脅暫時不會出什麼亂子,可要按照目前的模式這樣一直延續下去,海外領地與夏國本土之間的矛盾遲早會發生。

因此蒸汽動力船隻的出現能夠很好的聯絡夏國和海外領地之間的民眾,讓海外領地的民眾到本土的時間極大縮短,這樣聯絡密切了、感情深厚了,經濟瓜葛密切聯絡在一起也就不會出什麼亂子。

為了更好的製造蒸汽機車,必須要成立一個新的製造工廠,雖然原來的第一輛機車是在鑄劍城製造成功的,但是鑄劍城畢竟是專門為夏國生產兵器的工業城市,研發還可以在這裡進行,但是製造工廠卻不適合安置在這裡。

於是夏國各大郡都為了爭奪這個工廠展開了爭奪,最後王澤親自出馬從最大的競爭者江口郡和三江郡中選定了後者,江口郡畢竟太過靠北,而其他城市距離隋帝國又太近,王澤也不放心。

隨著三江郡機動車工廠成立,大量的蒸汽機車在這裡迅速建造出來,第一批機車很快就被投入到鎮海港聯通碧波湖南岸湖南城的鐵路,因為連通著國都的港口,又緊接著烏水最南部的碧波湖。

因此這第一條鐵路才剛剛投入使用,就獲得了極大的利潤,龐大的運輸量和貨物吞吐量讓剛剛進入試營業的鐵路商行差點出了亂子,好在夏國民眾、商人們都是第一次使用這麼有趣的運輸工具,故而哪怕有些差池也都放過去了。

有了這條鐵路的例子在前面,其他原本對修築鐵路有異議的大臣也都徹底閉上了口,他們反而又開始一邊催促儘快將其他四條鐵路修築起來,一邊又擔心當年夏國的鋼鐵產量不夠用。

修築鐵路對於鋼鐵的消耗極大,在去年夏國的全國的鋼鐵產量剛剛突破二十萬噸,這個資料在古代堪比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總和還要多出幾倍來,數量不可謂不多,但是在修築鐵路時這個看著很多的產量就遠遠不夠了。

於是在王澤的命令下,夏國不僅對原有的鑄劍城鐵礦、茂山鐵礦、遼東城鐵礦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大,甚至還在完水流域新開發了兩個大鐵礦,在南洋新開發了三個大鐵礦。

要不是因為閻浮洲西部距離夏國本土實在太遠,而且當地環境又惡劣無比,不然王澤還想派人去閻浮洲(澳洲)西部去開採那裡的鐵礦,畢竟閻浮洲的那個大鐵礦不僅儲存量極高,品味也是一流的。90看

文明的發展就看有沒有人去引導,夏國從建立前就在王澤的引導下發展出來很多基礎工業,建立了不少技術學院和理工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