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實在抱歉,本來還想保證一天一章的,可是卻食言了,以後一定會補上的,先說聲對不起諸位的信任了!

夏曆三十一年十月份。

南洋、西洋戰局的不明朗,海上商路的持續受阻讓人等的心情焦慮,大量被耽擱的夏國商船最終在三大商行的牽頭下,組成了一支多達五百艘大型商船的巨型船隊。

另外這支船隊還有近百艘戰船為他們沿途護航。

率領護航水軍艦隊的將領,正是當初帶領船隊遠航到蓬萊洲、瀛洲等地的糜柯,正是因為他有很好的遠航經驗,因此這一次他承擔起保護船隊以及沿途探索新航路的重要任務。

船隊在秦津郡集合出航後,先是沿著琉球群島航行,在琉球大港做了一次補給,便跳過夷洲直接往呂漢郡東海岸方向一路行駛過來,這也是夏國大型商船隊少有的沒有在夷洲停泊的一次。

因為從琉球到南洋最近的呂漢郡距離足足有近三千里海路,在航海技術還有眾多限制的這時,能夠給過往船隻提供大量補給、維修能力的夷洲,地理位置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這些年來正是因為有了夷洲這麼一箇中轉站,夏國的商船才能在海上保持很好的船隻保留率,夷洲百姓也因為這一點獲得了很好的收入。

但是王澤心中始終有一個憂慮,夷洲畢竟距離隋帝國太近了,如果隋帝國的水軍突然發動襲擊,哪怕這裡依然有夷洲分艦隊駐守,可是夏國商船數量實在太多,都要在這裡補給很難保證所有船隻的安全。

因此在東面的大洋更深處,去尋找一條能夠跳過夷洲直航南洋呂漢的航線還是很有必要的,也更受到王澤的支援。

這些年來夏國一共找到了兩條可以通往南洋的航線。

除了這條從琉球大港直航呂漢郡的航線之外,還可以從平陽郡徑直向南經過一系列的火山列島,最終經過後世的密克羅群島來到呂漢郡最南端。

不過這條航線危險係數比前面還要更高一些,不到迫不得已還是不會採用,因此這支船隊還是從琉球直航呂漢。

呂漢郡作為夏國開拓時間最長的一個郡,如今已經擁有了近五十萬人口,哪怕跟夏國本土東海、完水、難水流域的那些郡相比,人口規模也已經是一個很大的資料,不管從人口還是從土地面積上來看,都已經是一個大郡。

隨著本地漢人數量的膨脹,呂漢郡的農業、工礦、海貿迅速發展,這裡已經成為夏國在南洋最重要的一處熱帶作物、原料出產區,大量的熱帶作物、橡膠、香料大量種植。

在種植園逐步擴充套件的同時,漢人的足跡也佈滿了整個群島,除了最南面的大島外,其他各島上土著的數量已經很少了,倒是從崑崙洲販賣來的崑崙奴最受歡迎,而夏國也在島嶼四周建造了大量的城池、港口以方便物產的運輸。

跟著船隊的小商人們紛紛讚歎呂漢的成就,不過因為時間緊迫也沒有時間登陸去更加仔細的參觀。

在呂漢東海岸一個小港口做了補給後,船隊便來到了後世蘇拉威西島的萬鴉老,這裡也有一個數千人的大型定居點,是三年前才剛剛開闢出來的,主要人口都是農業人口。

厚厚火山灰蘊含的豐富營養讓這裡的土地極為肥沃,雖然這裡火山比較多,但是收成在南洋也是數得著的肥土,因此短短三年時間一座嶄新的漢人城池就逐步形成起來。

除了高產的良田之外,這裡種植的一種豆蔻香料也非常受到夏國商人的歡迎,不管是在夏國內部,還是在西洋各國,這些香料都能賣上一個好價錢,最終這裡後來有了一個讓王澤目瞪口呆的名字—香港。

不管怎麼說,人家這個名字也是因為香料貿易產生的,另外這個據點基本上就是船隊沿途所能補給的最後一個據點了,再往南夏國對那裡的控制就只是流於形式,雖然也有一些據點,但大多是一些不超過五百人的小據點。

這些小據點僅僅能滿足自己的需要,根本無力對多達數百艘船隻的船隊進行補給,因此船隊在香港進行了最後一次補給蔬菜瓜果後,開始了進入一片蠻荒之地的南洋深處。

這時跟隨隊伍一路行走的小商人們越來越覺得不對勁,他們聚在一起經過一番研究發現,這支船隊恐怕目的不僅僅是探索新航路那麼簡單,恐怕還有更多的其他目的。

不過商人裡面還是有一部分和吳掌櫃一樣對夏國很有信心的商人,他們相信官府不會欺騙自己的,有了他們的勸說,加上還有百十艘戰船一路護航,小商人們還是勉強按捺下了不安的心。非凡

果然,船隊在南下到一連串的島鏈後,開始轉向往西沿著這串島鏈一直向著夏連特拉王國的方向航行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