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殺大義公主(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些人還真捨得下血本呀!”
楊堅仰頭長嘆一聲道,“竟然只要遷徙到南洋,就可以每人分到一百畝上好的肥土,而且只要年滿十二歲不管男女都可以分配,三十萬人要分的土地至少就是三千萬畝良田呀!”
由不得楊堅感嘆,這時整個隋朝的耕地才三千萬頃,還遠遠沒有達到歷史上的那個最高峰,這一次夏國竟然一次就拿出來三千萬畝土地來分給百姓,這可是二百萬頃,近乎整個隋朝的十分之一了。
“陛下,我聽歸附的南陳海商述說,那夏酋殘暴無比,當初倭國、百濟、新羅等國被其攻滅後,國民都被作為奴隸殘虐對待,對待南洋各邦國更是暴虐有加,他們那些土地都是殺光了當地的土著,才搶過來的!”
作為正統的儒生,主張仁義道德的李德鄰極為痛恨王澤這樣暴戾的行為,他憤怒建議道:“陛下,自古以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這夏酋殘暴如此,我們不如聯絡南洋的真臘等國一起對付他們。
我朝盡遣水軍攻打下夏國的夷洲郡,將其南北之間的海路徹底斷絕,然後再派大軍往交州與真臘國等一同攻打夏國在南洋的州郡,這樣一來夏國不僅失去南洋大片的土地,甚至還會斷絕其西洋貿易的豐厚利潤,長久下去必然是我大隋獲勝啊!”
聽罷李德鄰的話,楊堅眼睛一亮,竟然打動了楊堅的心,細細看來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夷洲那就是夏國的腰眼,最關鍵的一個節點呀!
這裡不僅距離大隋最近,而且據說島上的軍隊實力並不強大,只要大隋能夠有數萬大軍攻上去,這個富庶的島嶼就是大隋的地盤了。
高穎因為之前跟隨楊廣在南陳呆了近乎一年的時間,他先後從很多海商那裡瞭解到很多情況。
於是高穎也上前建議道:“陛下,這夏國雖然強大,卻又有大量的敵人,光是南洋那裡就有真臘國、夏連特拉王國覬覦他們在南洋的基業,西洋上他們也與南天竺發生過大戰,如今南天竺那裡的潘地亞人也對他們把持海貿很不滿!
據說前年的時候,他們甚至還跟波斯人在西洋海面上發生過幾場大戰,夏國把持著東西海貿要道,怎麼可能沒有國家嫉恨,要是我們聯合這些國家一同進攻夏國,豈不是更好!”
“高長史所言極是,”楊堅對他的話深以為然,“夏國得天之厚,他們佔據的遼東本身就是我們的心頭大患,再有海貿的利潤更是如虎添翼,必須儘快將他們擊敗!”
楊堅這一刻心裡無比的確定,建立於遼東的漢人國度夏國才是自己的心腹大敵,只有徹底打敗遼東的夏國,自己剛剛建立的隋帝國才能夠順順利利的延續下去,自己才能名揚天下。
東北那裡若是誕生一個強大的農耕文明太有威脅力了,穩定的農耕可以為他們提供充足的糧食,而寒冷的氣候則可以造就強大的戰士,這比佔據中原的隋帝國還有更多的優勢。
如果再讓夏國掌控著東西海貿,擁有更多的錢來購買物資,那麼不要說其他,光是打消耗戰隋帝國都不是對手。
除此之外,楊堅心裡更多的是仇恨啊,夏國在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裡,先後從南陳席捲走了三十多萬人,要知道在隋軍攻滅南陳時,他們賬面上總共才有三百萬人呀!
因為南陳的腐敗,大量的編戶齊民託比在大戶士族之下,這就導致原本有四五百萬人的南陳,竟然只有三百萬人供養整個國家,哪怕隋軍不來進攻,再過上十幾年,這個國家也必然崩潰。
在攻滅了南陳後,隋帝國已經有了近三千萬人,三十萬人只不過是隋帝國的百分之一而已,可是一想到這麼多人口被夏國悄無聲息的拐走,楊堅的心裡終究不是一個滋味。
“要想更好的對付夏國,我們必須找到更多的盟友,畢竟在丟失掉所有的海貿後,夏國要反擊也只能對我們進行大規模的進攻,這個壓力可不能只有我們自己來抗!”
“必須將突厥變成我們的盟友!”
楊堅在思考一番後,很認真的對高穎、李德鄰道:“如今環視周圍,能夠跟我們一起對付夏國的,也只有突厥人,如果我們再不能跟突厥聯合起來,恐怕將要被夏國各個擊破了!”
“可是陛下!”高穎想了想之後還是盯著頭皮道,“雖然沙缽略可汗已經死了,如今即位的是都藍可汗,但是大義公主卻嫁給了都藍可汗,這樣一來哪怕突厥跟我們一同敵對夏國,卻依然是同床異夢呀!”
大義公主,就是千金公主,原名宇文昭,她原本是趙王的女兒,在楊堅掌權將她的父母親人、宗親全部被殺之後,她內心對楊堅的恨是可想而知的。
原本隋文帝剛剛即位時,沙缽略可汗就在千金公主的哭訴下率軍來攻,幸好長孫晟及時出馬鼓動達頭可汗叛變,將突厥一分為二,原本已經準備南下進攻的突厥大軍不得不趕回去平叛。vp
長孫晟被沙缽略可汗帶到突厥牙帳後,經過他的一番縱橫捭闔,沙缽略可汗為了抵禦達頭和大邏的聯合進攻,不得不繼續跟隋朝和好,而千金公主為了幫助沙缽略可汗抵禦敵人,也不得不接受了隋朝的冊封,成為大義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