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以隋代周(上)(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這樣的情況下,楊堅要是真的等死,那也不是後來的隋文帝了。
楊堅身為西魏八柱國之一楊忠的兒子,他與關隴鮮卑軍事貴族集團緊密結合在一起,哪怕人不在長安,也依然可以有眾多的後手可以利用。
於是很快宇文贇就死了,而且是縱慾而死,非常符合他的行為和性格,而且哪怕他死了北周朝野都會羞於談論他,北周的百姓們更是會對這個年輕暴死的皇帝嗤之以鼻。
楊堅早在亳州時候,就在龐晃的建議下有了謀反之心,這也是關隴鮮卑軍事貴族集團建立政權的一個習慣,陰謀幾乎無處不在,任何人都有謀反的可能性,哪怕是至親之人。
宇文贇死後,楊堅利用宇文贇的親信鄭譯及時篡改了遺詔,在李德鄰等楊堅盟友的幫助下,又有女兒楊麗華太后的支援,年僅七歲的周靜帝宇文衍在四月八日封楊堅為大丞相、假皇鉞,都督中外諸軍事。
掌管了後周的行政權、人事權和軍權後,楊堅終於以外戚的身份掌控住了朝政,手裡的權力更大了。
自古權臣距離皇帝的位置只差那麼一步,同樣離死也是隻差一步,這時楊堅雖然已經掌握了北周的朝政,但是要想篡位,還必須面對著宇文氏分封在各地領軍的那些宗室。
北周宗室分兩部分,一是在京宗室,一是京外宗室。
京內宗室主要是兩人,包括周宣王宇文贇的弟弟十五歲的漢王宇文贊,和雍州牧宇文賢,距離長安城最近的這兩人是被楊堅最先拿來開刀的。
對付宇文贊,楊堅利用其少年輕狂,五毒具全的弱點,表面上任其做右丞相,看似比左丞相楊堅的官職還要大,其實權力依然全部掌握在楊堅自己手裡,宇文贊其實只是一個虛職罷了。
在用官職迷惑住宇文贊以後,楊堅又讓劉昉以其好色的弱點來對付他,在劉昉與宇文贊關係拉近之後,便逐步鼓動宇文贊升起當皇帝的野心,最終楊堅拿到了宇文贊謀反的確鑿證據。
五月十七日楊堅以謀反罪將宇文贊殺死。
對付年長的雍州牧宇文賢,楊堅則是用武則天外公楊達的哥哥楊雄應對,任用自己這個堂侄為雍州別駕制約他,最後以誹謗罪和陰謀作亂罪,在六月四日殺死了宇文賢。
北周京內宗室僅有兩人,又都沒有實際軍權,因此楊堅殺起來不僅有理有據,甚至還不怕他們奮起反抗,但是對付京外宗室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畢竟這些都是當初輔助宇文邕攻滅北齊的大將,手裡都掌握著大量軍隊。
很快楊堅就在長孫晟的幫助下,想到一個好主意,那就是利用千金公主嫁突厥為名,召趙王、陳王、越王、代王、滕王五人入京,並且以宇文賢謀反被誅敲山震虎警告諸王。
為了削弱這幾名宗室的防範心,並且以仁德收買天下人心,七月十五日楊堅鼓動朝廷下召給了他們入朝不趨,劍履上殿的殊榮。
但是楊堅已經殺死了宇文贊和宇文賢兩人,這些宗室又怎麼不可能知道楊堅的野心。
於是很快威望最高的趙王宇文召和以文韜武略著稱的越王宇文勝便借設宴招待楊堅的機會,擺下一起鴻門宴企圖殺死楊堅。
不過這兩人終究已經不明白,在宇文贇兩年多的折騰下,關隴鮮卑軍事貴族集團早已經對北周宗室失望了,楊堅不僅有父親楊忠留下的那些龐大關係網,還拉攏了以於冀為首的元老。
要知道,於冀可是宇文泰的女婿,也是北周八柱國之一的元老,連他都開始站在楊堅一邊,宇文氏的下場可想而知。
很快趙王與越王就因此被殺身亡,這兩名宗室王的被殺,使得北周宇文氏宗室再沒有了抵抗楊堅的能力,於是到了十月到十二月的秋冬時節,楊堅以謀反罪先後將其他三王和家屬全部誅殺。
在將這些北周宗室全部誅殺後,楊堅謀朝篡位的野心顯露無疑,可是殺死了宇文氏的宗室,並不等於楊堅的反對者就消失了。
就在這時鄖州總管司馬肖難,周靜帝的岳父益州總管王謙,相州管尉遲迥,宇文泰的外甥等元老大臣盡數起兵叛亂反對楊堅。
這裡面尤其以尉遲迥得到了,身為青州行軍大總管的侄兒尉遲伯勤的協助,又有譙王宇文儉為旗幟,得到了其他反對者的擁護,因此手中實力最為雄厚,已經成為楊堅最強大的反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