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佗缽可汗之死(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軍繼續向西出發,我們從烏洛候人的領地穿過去!”
庵羅在經過一番思考後,終於下了決定!
這時他也終於從之前的震驚中徹底恢復過來,他對身邊不安的將領們解釋道:“如今夏軍有一支六萬多人的騎兵,沿遼水攻入了契丹人和奚人的領地,這就可以看出他們插手草原的強大野心,我們必須趕緊回到汗庭向父汗稟告這裡發生的情況!”
這一刻庵羅雖然已經從夏軍給他的震驚中恢復過來,但是他的內心依然充滿了不安全感,也只有位於大漠深處的突厥牙帳才能給他一絲安全感,畢竟自古以來幾乎很少有漢人大軍進入到草原深處,因為代價太大了。
在原來歷史上,也就是漢朝有數次攻入草原深處,另外就是明朝建立初年曾經攻到北海(貝加爾湖),其他的眾多朝代幾乎在沒有人到過這裡,因此草原人一向對大漠深處保持著一種安全的心態。
“葉護大人,既然這一支夏軍騎兵僅有數萬人,我們不如就從遼水西進,順手將他們徹底消滅,這樣哪怕我們之前失敗了,也好在可汗面前有話說啊!”一名突厥大將上前對庵羅建議道。
這一次庵羅所部幾乎是寸功未立不說,還先後損失了一少半的突厥騎兵,雖然在有了大邏的慘敗、攝圖的覆滅後,襯托的庵羅也沒有那麼慘,但是對有爭奪可汗位置野心的庵羅來說,這樣依然是不夠的。
如果是平時庵羅早就這樣做了,但是這一次庵羅卻總覺得心驚膽戰,於是他最終還是否定了這個建議,“夏軍又怎麼不知道這一支騎兵深入敵後的危險,他們必然會盡快增援這支夏軍,所以我們從烏洛候部穿過去最安全!”
其實其他突厥將領也在暗中罵提這個建議的傢伙,沒看到之前夏軍的戰鬥力那麼強麼?憑著自己八萬殘兵敗將,又怎麼可能打的敗六萬夏軍騎兵呢?萬一被人家纏住引來援兵,自己豈不是要完蛋?
於是再沒有人提出任何異議,八萬突厥大軍很快就順著北難水西岸來到了烏洛候人的領地,他們的領地就在大興安嶺與北難水之間的區域,平時主要放牧,也偶爾捕魚、打獵。
烏洛候人在第一次跟隨處羅侯進攻夏國的時候,就吃了大虧損失不少人,因此這一次他們並沒有參與到突厥人的進攻中去,而且烏洛候人總共也就一萬多騎兵,突厥人也根本看不上烏洛候人的那麼一丁點實力。
雖然這次烏洛候人沒有參與到進攻中去,但是不得不承認烏洛候人很會做人,哪怕這一次突厥人慘敗而歸,他們依然保持著自己恭恭敬敬的態度,絲毫沒有任何不屑的神態。
烏洛候人的族長小心翼翼的奉上最為肥美的牛羊,以及最漂亮的姑娘來奉獻給庵羅葉護大人,這可是為了突厥可汗最有力的競爭者,其他突厥將領也都有相應的招待。
處於遊牧、漁獵之間的烏洛候人還沒有看清事實,他們還以為夏國只不過是農耕國家,在擊敗突厥入侵後,將繼續嚴防死守,以後北地將會是雙雄並列的一個局面。
之前他們跟隨處羅侯進攻夏國失敗後,因為王勇求援,王澤忙著參與中原的事情,沒有顧得上理會他們。
這就給了烏洛候人一個錯覺,以為夏國跟北周一樣只要跟他們及時低頭認錯,就不會遭到任何懲罰,於是他們依然安心的抱著庵羅的大腿,隨時等待著下一次再參與到搶掠中去。
烏洛候人對庵羅的巴結很上心,但是庵羅心急如焚又哪裡有太多的心思去享受,於是僅僅只在烏洛候人這裡停了一天,他就率領八萬突厥大軍穿過大興安嶺,往于都斤山下的突厥牙帳而去。
事實證明庵羅的選擇很對,就在他前往烏洛候人領地的僅僅不到一天時間,燕小五、裴傑、苗軍三人就率領著十多萬騎兵呼嘯著向西面的遼水上游而去。
他們正是要去支援正在契丹、庫莫奚故地大肆攻略的胡秉常所部,另外胡秉常在那裡繳獲的大量戰利品,大量的年輕女子也急需人手運送回夏國。
這一次奪取的契丹、庫莫奚領地王澤並不打算放棄,在徹底擊敗南面的三路突厥大軍後,王澤準備將夏國的防線向西推進到大興安嶺一帶,依託著大興安嶺的天然山脈來阻擋突厥人,或者是任何一個草原部族的進攻。
在防線推進到大興安嶺後,整個後世的東北平原都將是夏國的中心腹地,再也不用擔心突厥人的入侵,而擊敗了突厥人之後,大興安嶺以東已經沒有強大的部族可以阻擋夏軍的這一計劃。
不過要想建立起這條戰線,同屬於大興安嶺東部的遼水上游的契丹人領地、灤水上游的庫莫奚領地就成了夏軍必須奪取的地方,不然日後突厥人依然可以從這兩個地方進入到夏國的腹地。
這才是王澤剛剛結束大戰,就第一時間將燕小五、裴傑、苗軍這十餘萬騎兵派到胡秉常那裡的主要原因,他必須第一時間展示夏國那強悍的肌肉,這樣一些不明事理的國家、部族才會知道夏國的厲害。七彩中文
之前胡秉常率領著六萬騎兵攻入遼水上游後,僅存的契丹人就已經有些抵擋不住,這時再多這麼十幾萬夏軍騎兵,合兵一處後竟然有近二十萬人,這下可是比契丹人的總數量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