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學生多了也是問題!(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安慰了秦翰和其他上百名少年並且和他們吃了一頓傷號飯之後,王澤便在‘侍’衛們的陪伴下走出了醫館,只是當王澤走出醫館大‘門’後頓時臉‘色’就變得沉重起來,同時暗自下定決心,這些受傷的少年一定要讓他們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當時防守昊天大神殿的民兵首領潘延年帶領的只有三百來民兵防守神殿,要不是這些少年的及時趕到分擔了不少的兵力,恐怕就要被梁軍佔據了神殿。
當時劉清就在神殿內,萬一被朱晃將劉清抓獲用來威脅濟州新城內的許寧等人,不管是對濟州城的穩定還是對昊天上帝教以後在東海各地的威望,都是將面臨一場極大的打擊。
要不是當時劉清提前做好了一切準備,並且憑著自己高超的醫術及時對這些少年進行了治療,恐怕今天看到的這上百名受傷少年最少有一半要回歸於昊天的神輝。
“小侯爺!”正當王澤站在醫館‘門’前發呆的時候又有人找來,循聲一看原來是樊文仲,看他一臉焦急的表情看來不知道又有什麼事,竟然直接從郡守府找到這裡來。
“樊郡守,不知道是什麼事這麼急?”看到樊文仲一臉正經王澤就想逗一逗他,這人別的都好就是太一本正經了,這一點就不如卓然了。
樊文仲也不理會王澤的玩笑,他仍然是一臉正經但是又有些焦慮的對王澤說:“小侯爺,如今濟州島的學校全都建立起來,適齡的孩童也基本上入了學校,可是這學堂的經費也不能全讓我濟州島一郡全部擔負起來呀!”
見王澤也在認真聽自己的話,樊文仲繼續說:“小侯爺,這濟州島的學校現在是東海各處最為周全的學校,結果不管是秦津還是長州的孩子全都跑來上學不說,城內還有東海各島僅有的各大學院和技術學院也要我們供養!”
樊文仲邊說邊小心的看著,見王澤對自己的話沒有任何不滿的神‘色’於是繼續抱怨道:“我也知道這些學校建立在濟州島對我們是好事,可是別的地方孩子來濟州島上學,卻要我們來供養他們,這對於我們濟州島民眾也太不公平了!”
由於濟州島被王澤佔據的時間最長,也是第一個被王澤佔據的東海地盤,因此東海各處的學校濟州島也是最先建立的,教育體系也最全面。
不管是從六歲開始的‘蒙’學還是最高階的高等學院全部都建立起來,島上還依託各大工場建立了半工讀的職業技術學校和高等職業學院。
相對於濟州島,其他如對馬、五島等各島因為面積小、人口少,所以學校大多隻建立起了一些最簡單的小學,其他年齡大一些的孩子就要在濟州島上學了。
而秦津、長州的面積雖然比較大,可是一方面是佔領的時間短,另一方面就是這些地方一直面臨著倭人的威脅,哪怕是佔領時間接近一年的秦津島也依然有少數殘餘倭人的存在,還在和蘇我用德作戰的長州就不用說了。
雖說秦津自從這兩個月開始建立中小學校,可是大量的學生依然存在於濟州島的各個學校,而高等學院因為王澤只設立在了濟州島,所以各學院中的學生一直是濟州島本地的資源在供養。
本來這些學院剛遷移過來時的學生並不多也無所謂,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個學院的學生數量豈止是翻一番,這樣一來光是每年給各個高等學院的財政撥款就佔據濟州島很大一部的財政支出了。
除此之外,濟州島這兩年中不斷出生的兒童所需要的福利保障支出,也所需要的錢糧比高等學院佔據的比重還要大。
自從《生育法》頒佈後,濟州島上每年出生的嬰孩不斷增加,每個家庭出生的孩童從滿月開始,每個月都有三十斤糧和十斤‘肉’。
糧食還好說,因為今年三齊各地的耕地大面積的推廣新技術,今年糧食大豐收,而且和南陳的貿易中收購了大批的米糧,讓濟州島的糧食並不缺乏。
可是‘肉’食就實在有些麻煩了,哪怕是範圍的採用新技術飼養豬、牛、羊等牲畜,每家每戶都飼養了大量的‘雞’鴨鵝,可是相對於糧食,‘肉’的成本價格依然要高出幾倍,這對於濟州島郡守府就實在是有些困難了。
如今濟州島官府機構早就在樊文仲的努力下搭建起來,可是因為島上這些學校和學院,樊文仲每日裡處理的事情反倒有大半是為島上不斷增加的孩童‘操’心,樊文仲感覺自己都快成孩子們的大保姆了。
看著在自己面前絮絮叨叨不斷抱怨的樊文仲,王澤也是吃了一驚,不知不覺間濟州島上的學生竟然有這麼多了,好像自己有一年沒有到這些學校看一看了。
“樊郡守,你也不要急,既然這學院是整個東海各地的學生在這裡就讀,那麼經費就不能讓濟州島一個郡來承擔,這幾天我先去各學校看一看,到時候我肯定會給你一個回覆的!”聽到樊文仲的抱怨,王澤也不好意思讓人家再著急了。
第二天王澤就來到了位於濟州新城內的各個學院,如今除了農學院之外包括醫學院、木工學院、冶金學院、機械學院和理學院都位於這裡。
因為一年多的東奔西走,王澤已經很久沒有來到這些學院看學生了,特別是王澤自己建立的理學院,都不知道有多長時間沒關心這些倒黴孩子了,咋一想還真覺得‘挺’對不起他們的。
理學院和其他幾個學院中間有一個小公園分開,基本上算是獨立於最角落處,因為現在理學院的人數還不多所以佔據的面積並不大,不過怎麼說加起來也有幾十畝地大小了。
理學院的大‘門’和醫學院、土木學院等高校和濟州城內的其他公共建築差不多,依然是重簷斗拱結構的‘門’樓,寬達一丈的厚實木‘門’,‘門’也是傳統的紅漆大‘門’,‘門’上的銅釘釘帽足足有三寸大小,一看樣子就是出自譚木匠這些人的手筆。
按說現在正是理學院的上課時間,不過這一會理學院大‘門’依然不斷地有人進去,還有學生一邊走一邊好奇的看王澤一行人一眼。
看到不斷往理學院進入的學生,有的還一邊狂吞麵餅一邊急匆匆的跑,王澤的臉頓時一黑“我嘞個擦!你妹的現在就有大學生逃課、遲到!老子們在外拼死拼活的掙這麼一份家業來供養你們讀書學習容易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