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數月前作為柳達摩大軍的中轉站開始,渤海郡瀕臨清河的碼頭附近就近建立起了一座巨大的糧倉,平時有二百來名郡兵負責守護著這座糧倉的安全。

可是現在守衛糧倉的郡兵一個都看不到了,只有一群群赤膊上陣的貧民漢子在王澤士兵的監督下興高采烈的前來領取糧食,雖然馬上就要夏收了,可是能多出來一批糧食也總是好的。

有了黃瑞這一批本地人帶路,王澤不費吹灰之力就將渤海郡拿了下來,這一過程的輕鬆簡直出乎王澤的想象,他不知道渤海郡之前應該是有二千多名郡兵的,可惜都被柳達摩調到了前線,然後被姜川他們放的煙‘花’給報銷了。

前幾日厙狄安來到渤海郡的時候郡守高興壞了,自從郡兵被調走大半後他總是睡不安穩的,現在有這麼一個大將軍帶著數千騎兵守在渤海郡,怎麼看都不會有不開眼的流賊敢來自己這裡。

可是不想郡守還沒來得急高興幾天,厙狄安就被皮景一個軍令給叫走了,頓時渤海郡又一次空虛起來。

看到被作為依靠的厙狄安走了,渤海郡守很無奈留也留不住啊,隨後便決定自己重新招募一批士兵將渤海郡武裝起來,可是還沒等郡守行動起來渤海郡就被一夥來歷不明的軍隊給奪了下來。

郡守也是個貪生怕死之輩,本想當即跪地求饒的,可是因為讀書人的臉面還是要做一做樣子的,於是就裝作寧死不屈的樣子,就準備等著王澤或者哪一個將軍說一句就馬上投降的。

可是他不知道,王澤早就從黃瑞那裡得知了這名郡守平日裡魚‘肉’百姓的行為,這種人可能也有才華,可是一旦使用的這種人才那麼老百姓自然就會把王澤和百姓們對立起來。

所以王澤少不得借郡守的腦袋一用,渤海郡守的嘴巴張的大大的,可能是從未想到自己會有被敵軍衝進城來將自己殺死的這一天吧。

可是不管怎麼樣這一會郡守的腦袋已經掛到了府衙‘門’外了,引得不少的貧苦百姓來圍觀,不時發出對郡守的死感到萬分欣慰的聲音。

王澤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斬首示眾這個嚇人的方法,現在看來‘挺’管用的,要不是這些年王澤見死人見多了,也會被狠狠的嚇一跳。

這一會王澤坐在大堂上把玩著一塊烏木製作的驚堂木,旁邊站在他身邊的朱伯符正焦急的對他說:“大郎你不會就是想著把渤海郡給奪下來就完事的吧?要知道渤海郡距離安德郡只有二百里路,齊軍的騎兵跑快點一天都不用就能趕過來,佔領這裡是很容易可是要守住久難了呀!”

聽著朱伯符的抱怨王澤抬頭笑著反問道:“誰說我非要把著渤海郡不撒手了?攻下這裡不過是咱們需要補充一些錢糧罷了,最主要的是給別人準備的!”

朱伯符頓時被王澤說傻了,他目瞪口呆的問王澤:“不是吧大郎,咱們不管怎麼說也費了那麼多的力氣,可是也不能這麼隨便的給別人呀?”

王澤哈哈笑著說:“就是要給了他們,讓他們迅速強大起來才能更好的跟齊軍打仗呀,不然我費這麼大勁幹嘛!”

“他們是什麼人?”朱伯符不由得不對王澤要大力扶持的人感到好奇,從來沒聽說過作為北齊起家的河北還有反抗官軍的武裝,也不知道王澤怎麼和人家接上頭的。

經過王澤細細說明朱伯符才明白,原來在黃瑞入城偵查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多年不見的老朋友,雙方細細詳談才知道這人在數年前因為得罪本地豪強,乾脆加入了瀛洲的一夥流匪。

這夥流匪不同於一般的匪徒,他們是瀛洲、高陽郡、章武郡三郡的移民後裔,平日裡專‘門’劫掠各州郡豪強大戶的莊園,在北齊官府中也是掛的上號的。

說起這夥流匪的起源和高歡還有些淵源,東魏孝靜帝武定元年(公元543年)高歡命令清查戶口,當時一共有208萬戶編戶齊民。

第二年高歡又派孫騰、高隆之為括戶大使,對每個郡縣逐個巡視清理戶籍,這一次又查出無籍戶人口60餘萬,加上這時東魏對外戰爭掠來的人口,全國擁有人口約二千萬人。

因為人口的分佈不均勻,高歡下令從人口比較稠密的河南各州郡遷移無地的貧民,到因為戰‘亂’導致人口稀少的瀛洲、高陽郡、章武郡等地。

當時官府宣揚的條件非常好,一路上供給米糧食宿不說,還規定:男子受‘露’田80畝,‘婦’‘女’40畝;另外不論男‘女’老幼(十二歲以上)每人給桑田20畝作為永業田,要是家裡養了耕牛,每頭牛受田60畝,最高限四頭牛。

說是這樣說,一開始路上官府也確實拿出來不少糧食,遷移的百姓也多少能吃個半飽,就這樣懷著希望來到了千里外的這幾個州郡。

就在這時底下的官吏開始欺下瞞上了,北地的一些豪強為了多佔土地,同官吏勾結,搖身一變竟然也成為了貧民,開始參與這幾處的土地分配,而且是‘貴勢皆佔良美,貧弱鹹受瘠薄’。

就是說有權有勢的權貴、豪強就佔得全是土質‘肥’沃、灌溉便利的良田,而沒錢賄賂官吏的平民百姓分到手裡的田地就全部是貧瘠的土地或者乾脆就是無法耕種的鹽鹼地。

不僅僅如此,因為奴婢也可以佔有一部分土地,於是在權貴們的努力下他們的奴、牛皆先佔滿定額,而剩下的土地數量往往不夠分,導致很多貧民分不到土地或者是分到的土地遠遠不足朝廷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