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只有上萬僧眾圍住皇城的時候,王澤倒是慌‘亂’了一下,可是隨著城外僧眾、信徒數量的增加,數以十萬計的僧眾和百姓圍在了皇城周邊,王澤內心反倒是鎮靜了下來。

自己是絕對不能退縮的,加上這一年來征戰各處練出來的一番氣魄,王澤也不容許自己就這樣灰溜溜的逃走。

心中仔細思量一番後,他派遣柳萬城悄悄出城,從船隊那邊召來百餘人另外還有一大批箱子。

這百餘人並不是什麼絕世高手,大半是船上隨軍的工匠或者是本身會一些工匠活計程車兵,另外還有一些是隨船行動的道士,這些道士平時也是作為醫生的角‘色’存在的,最後幾人竟然是船隊上的說書先生。

因為這時航海技術落後,哪怕是近海航行都要以月來算,因此海上的航程十分枯燥,更何況王澤以後還要發展遠洋貿易,為了豐富船上水軍士兵和商船隊水手的‘精’神生活,王澤專‘門’培訓出來一批說書人。

不過因為王澤麾下水軍和商船數量龐大而且在日漸增多,加上說書人的數量也不多,因此平均每十艘船才有一名說書人,每日輪流在各船說書。

陳茜還在那邊在努力勸說王澤,好讓他回心轉意速速離開建康城,免得遭了殺身大禍,這邊韓子高慢慢來到這幾名說書先生的身邊,好奇的看著他們手中厚厚的書本。

韓子高赫然發現,這些說書人每人手中都拿著一本厚厚的紙質書,而且這些書所用的紙張竟然都是上好的黃紙。

這黃紙可非一般,並不是我們理解的簡單就是黃顏‘色’的紙張,而是將白紙浸溼在黃檗‘藥’水中,然後再經過乾燥處理,這樣經過‘藥’水特殊處理過的紙張,就可以長期儲存下來。

因為古代白紙易生蛀蟲,為了便於長期儲存,古代朝廷和官府的一些正式存檔的紙質檔案都是用浸過‘藥’水的黃紙寫就,而使用時間比較短的文書就用便宜的白紙。

眼前這些書所用的全是黃紙不說,就連黃紙的品質也竟然遠遠超過南朝官府所用的黃紙。

再看書上面的字型瘦長有力,和南朝書聖王羲之的楷書或者北魏的魏體都不相同。很明顯這些書是‘花’了大力氣用雕版印刷出來的。

如果王澤看到會跟韓子高說這就是後世有名的瘦金體,當然這會王澤正和陳茜討論要不要偷偷溜走這個話題,也不知道韓子高在看什麼。

韓子高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向面前的說書人道:“這位先生,能否將此書借與我一觀?”

那說書人看書看得正認真,抬頭一看竟然是一位美若天仙的佳人,要不是這人之前在建安郡的時候曾經見識過韓子高的容貌,只怕當即要出大丑了。

一聽到韓子高要借書一看,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了,只是趕緊躬身把手中的書雙手奉上,生怕唐突眼前的佳人。

韓子高淡淡一笑,只看的那說書人醉眼‘迷’離、神情恍惚,只恨的旁邊幾位說書人暗恨自己為何沒有這等際遇。

“嘶!”韓子高仔細打量手中的這本書不由吸了口涼氣,拿在手裡才發現書的封面竟然是用上好的羊皮鞣製後做成的,好奢華呀!

(諸位不要奇怪韓子高為什麼能一眼看出是羊皮,人家畢竟是鞋匠世家出身)

羊皮封面上寫著《封神演義》四個大字,這是用機器鍛壓出來再用上好的鎏金寫上去的,不用問這肯定是去年王澤寫的那本書了,只是後來又被劉清用了半年時間仔細修改潤‘色’了一番。

翻開一看韓子高就被那宏大新奇的神話故事所吸引,細細翻閱了十幾張,一直到王澤和陳茜來到面前,韓子高才反應過來。

看著面前王澤那還十分之嫩的臉龐,韓子高嘆道:“厲害呀,夏侯此書不知是何人寫就,真奇人也!”

聽到韓子高對手裡拿著的書有如此高的評價,一向好奇心重的陳茜也耐不住,一把將韓子高手中的書搶到自己手裡:“哦?此書竟然得子高如此佳評,我倒要好好看看!”

從陳茜擔任吳興郡守開始,韓子高跟從陳茜的五六年裡曾經師從數位南朝宿儒,如今雖不敢說讀書破萬卷但也是頗有文采,聽到韓子高對此書如此高的評價,陳茜當然忍不住心中的好奇。

看了數十頁陳茜才抬起頭來一臉震驚的看著王澤說:“夏侯果然好謀略,若是此書傳開,只怕浮屠教‘門’會瘋狂反撲,這簡直是在挖浮屠教‘門’的命根子呀!不過道‘門’各派倒不會再袖手旁觀了!”

很明顯王澤寫這本書的目的,本來就是要打壓目前在南北朝各國都非常強勢的浮屠教。

再加上王勇在三齊的滅佛,本來和浮屠教就不對付得不得罪也是一樣,反正債多了不愁,蝨子多了不癢,倒是如果有了南朝道‘門’的支援,王澤會好過很多。

南朝時期的道‘門’雖然是一團散沙,整體實力遠遠比不上浮屠教,可是因為葛洪、陶仲景等一大批著名道士的影響,道‘門’在南朝也是有一大批支持者的。

若是這些道‘門’人士支援王澤,加上這本《封神演義》的影響,到時候雖說可能奈何不了浮屠教,可是也能削去一批百姓的狂熱,動搖一下浮屠教的地位。

說實話陳茜還是很願意看到浮屠教受到打壓的,都已經是三十多歲的中年人了,還一臉興奮的和王澤談著書中的情節。

韓子高無聊中看著附近的近百名工匠,趁著周圍火盆裡的火光各自忙碌著,旁邊一大堆箱子‘亂’七八糟的堆成一堆。

人群中有一個事物引起來韓子高的注意,走過去伸手‘摸’了一下,感覺像是絲綢的,可是手感卻不一樣,好像是在上面鍍了一層什麼東西。

於是韓子高轉身向那幾名工匠問道:“這位先生,不知道你們現在所做的東西作何用處?”

幾人中最年長的一名中年工匠忙拱手答禮道:“哎呀呀,我等可當不得先生的稱號,我等小民向來不知禮數,大都督勿怪!此物我等也不是太清楚,大都督還是細細詢問我家侯爺吧!”說著又和幾名年輕的工匠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