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男皇后?(第2/2頁)
章節報錯
不想就在林語桐焦急萬分的時候林暮然送信回來了,得知朝廷竟然派出了一位姓韓的大將親自率軍前來征討建安侯氏,而且大軍已經距離建安不遠了。
林氏族長知道訊息後大喜過望,急忙秘密聯絡了與自己‘交’好並且與侯氏也有仇的幾家姻親。
隨後又利用王澤大鬧建安郡城,侯偉要求各家豪強配合防備城池的機會,將幾家的家兵集合在了北‘門’附近的一處宅子內。
等到約定的時間,幾家豪強的近千名家兵和青壯子弟紛紛衝向了北‘門’,很順利的奪取了北‘門’。
誰知正好侯偉覺得北‘門’應該要重點防守的區域,因此親自率一千名郡兵前來接防。
林氏剛奪下建安城北‘門’,侯偉就率軍來到了,侯偉一看到林氏為首的幾家豪強作反,當即就率軍殺了過來,雙方在城‘門’處廝殺起來。
老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林氏的家兵雖然平日裡吃得好穿得暖,而且訓練的也充足,可是終究是沒有經歷過戰場的菜鳥,一廝殺起來就歇菜了。
反觀侯偉部下的一千名步軍雖然比不上北齊、南陳等正規軍,可是終究是隨著侯寶應奪取建安郡大權以及之後的七八年間與其他豪強,山民盜匪多次‘交’戰,經歷過不少戰陣,對這種大場面已經是比較熟悉,再加上相互之間配合的比較好,很快就殺的林氏等豪強的家兵節節敗退。
要不是這些家兵都是林氏等豪強的自家子弟,知道哪怕是自己逃走也必然會禍及家人,因此一個個雖然被殺的節節敗退,可是仍然是堅持住沒有潰逃。
就在侯偉馬上要奪回城‘門’的時候,韓子高親自率領僅有的八十來騎兵率先衝進了城‘門’。
林氏的家兵本來都要堅持不住了,結果一見有己方的援軍入城了,而且還是騎兵時頓時士氣高漲起來,又頂住了侯氏的進攻。
以韓子高為首的數十名騎兵為箭頭,林氏等幾家的家兵為後續力量,竟然將侯氏的步軍殺的斷成兩截。
不過南朝的戰馬衝擊力終究是不如北地的戰馬,衝鋒了這麼久加上還有從城外到城內的這段距離,韓子高等人的戰馬的體力有些跟不上了。
眼看著侯偉又組織麾下的兵馬聚集起來,準備反攻重新奪回城‘門’,韓子高心中一陣緊張。
幸運的是韓子高預先埋伏在城外的步軍這時也開始源源不斷的開進城了,勒住了戰馬韓子高心裡才鬆了下來。
雖然自己以前也跟著陳茜征討杜龕和張彪兩戰立下了一些功勞,可是自己那時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小人物而已,獨自領軍征戰還是第一次,可萬萬不能出了差池。
這次要不是有這數十騎騎兵在,只怕不等自己趕到城‘門’,城內的林氏等豪強就會被殺敗,以致計劃失敗,想到這裡韓子高就有些慶幸。
看樣子建安郡的守軍戰鬥力還是‘挺’強的,幸好侯寶應主力都被那個東海夏侯從郡城內引走了,要不然林氏這個內應連城‘門’也靠近不了。
聽那個蕭先生說這夏侯雖然年僅十歲,可是幼時曾為一名為南極長生大帝的神仙點化,因此聰慧異常,短短數年就創下了一番基業,想到這裡韓子高對那個傳說中年齡很小的夏侯感到非常好奇。
這時率步軍進城的副將周文華來到了韓子高面前,周文華是已戰死的南陳大將周文育的弟弟,雖然戰績平平但是經歷過的戰事很多也善於防守,這一次被陳茜委派作為韓子高的副手。
不過韓子高為人向來謙和,對這麼一位老將軍一直非常尊重,因此兩人相處的倒也是很和睦。
出征建安的南陳八千名步軍,除了留守城外的兩千名士兵作為後援外,其他的六千名士兵在韓子高、周文華的率領下迅速殺敗了北‘門’處的侯偉,然後向侯氏的府邸‘挺’進。
有林氏、黃氏、陳氏和高氏等本地豪強帶路,侯氏的人都沒有來得及逃走就全部被逮了個正著。
一番清點發現侯家除了隨侯寶應出征的人員,以及之前被王澤擒住的侯安外,其他人都在這裡了。
因為韓子高治軍嚴整加上對待士卒毫不吝惜財物,因此麾下的八千名士兵都願意聽從韓子高的軍令不敢違背,這也導致大軍入城後沒有發生一起陳軍搶劫的事件。
自古以來就有一句話叫“匪過如梳,兵過如洗”說的就是古時的軍隊軍紀都不怎麼樣,經常有軍隊洗劫百姓的事情發生。
本來城內百姓早就做好了藏身的準備,誰知陳軍入城後軍紀森嚴,對城內百姓秋毫無犯,城內豪強百姓於是紛紛送來豬羊前來勞軍,還稱讚真乃仁義之師,正義之師呀!
因為獲得本地士民的稱讚,周文華派出去相當一部分計程車卒去巡視治安,一面發生不好的事情。而韓子高卻在侯氏經營近十年的庫房裡,高興的一邊打轉,一邊檢視自己的收穫。
侯寶應經營建安近十年,郡城的府庫裡沒有什麼東西,可是侯氏的‘私’庫裡可是好東西不要太少。
光是黃金就有近兩萬兩,加上銅錢絲帛等真個算得上是一大批財物嘞!這些財物對近來財政緊張的南陳可謂是一杯救命的水呀!
就在韓子高檢視庫房的時候,一名士兵來到了庫房稟告:“啟稟將軍,城外碼頭來了一艘海船,下來一名自稱叫蕭敬的文士說是要見將軍!”
韓子高與蕭敬也算是熟人了,一聽蕭敬出現在了城外,心中知道定然是那名夏侯也順利消滅侯寶應馬上就要來到城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