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上樑不正下樑歪(第1/2頁)
章節報錯
先前,歐陽宇在自己的後宮享樂時,命令美女們赤身相互追逐、戲笑,只要有一個女的拒不從命,就殺了她。夜裡,歐陽宇做夢,夢見有一個女子罵他,說他悖逆不道,活不到明年小麥成熟的時候。於是,歐陽宇就找到一個和自己夢中所見模樣相仿的人殺了。夜裡,又夢見了所殺的女子罵他,於是他又下了一道讓人費解的命令,把那些與夢中女子長相相似的全部處死,他以為這樣就能睡個安穩覺了。
但是這個做法不僅沒有讓他睡好安穩覺,反而讓歐陽宇的噩夢更加恐怖,他夢見那些被自己殺死的女的都來向他索命,長長的指甲幾乎要刺進自己的喉嚨,於是在一陣驚慌之中歐陽宇又被驚醒。
歐陽宇這才意識到殺人這種做法解決不了實際問題,於是急忙找來巫師做法驅鬼以保平安。
都說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人的一生,如果反之,要用一生來治癒一個不幸的童年,歐陽宇是屬於後者。最初的歐陽宇,是一個聰明機靈的孩子,在他兩歲的時候,就能熟讀唐詩宋詞。
歐陽宇的父親歐陽信是個先明後暗的人物,他聰慧勇猛但是也縱慾不知節制,尤其到了晚年,行為更加荒唐。正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有這樣的父親在前面做行為上的引領和榜樣,歐陽宇在某些行為上的偏差讓人不難理解。
在父親歐陽信在爭奪家主之位的時候,少年的歐陽宇曾被囚禁了起來。歐陽宇被囚禁期間,受到了非人的對待,甚至有幾次差點被殺,雖然最終活下來了,這對一個還是孩童的歐陽宇來說,在心理上造成了極大的陰影,以至於影響了他的一生。好不容易後來歐陽信坐上歐陽家族家主之位,而他也是名正言順的繼承人,這種人生的大起大落讓他變得越來越蔭翳,更是吃不得一點虧,遇到不順的時間便開始大發雷霆,視人命如草芥。
後來歐陽信成為家主後,歐陽宇雖然成為了最有可能的繼位者,卻引來歐陽家眾多成員的不滿,尤其是歐陽宇的生母早喪命,後媽總是藉著「管教」歐陽宇的名義體罰他,這對歐陽宇未來的童年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歐陽信對自己小老婆的寵愛,愛屋及烏,幾次想將歐陽家的家主之位傳給自己的小兒子歐陽默,如果不是因為「長幼尊卑」的理論保住了歐陽宇,他必定從「儲君」的位置上跌落下來。
歐陽宇在獲得歐陽信的放權之後,心思沒放在如何治理家族,而是想盡各種花樣的玩法,在自己的後宮之中裡面設立了各種「局」,組織那些佳麗必須參加自己組的局,另外還有自己的寵臣。
他的玩法非常奇特,就是讓這些男男女女一起上演現場版「魚水之歡圖」,如果有不從者,殺無赦,有不從的佳麗,他就殺了他們的親人,不知道多少亡魂死了在歐陽宇的暴戾之下。
歐陽宇在北境的混賬行為,不僅觸怒了北境的歐陽家族元老,也讓歐陽信對他產生了極大的不滿,甚至一度產生了立歐陽默為未來繼承人的想法。就在這個時候,歐陽宇身邊的謀士向他建議,立即放棄所有的權力,解散後宮,乖乖回到帝都認錯,哪怕再嚴厲的處罰也要心甘情願地接受。
歐陽宇能屈能伸,果真回到了帝都。歐陽信對自己這個兒子的舉動也是十分驚訝,雖然心懷不滿,但亦對他的這種極富野心的手段深為讚賞,竟又出乎意料地給了他一次機會。儘管從此以後,歐陽宇的權力都在歐陽信的絕對監視之下,但歐陽宇依然是歐陽家族最名正言順的繼承人。
可是,相比於城府極深的歐陽宇,歐陽信的性格更加老謀深算。歐陽信自少機智聰穎,文武雙全。最初,歐陽信並不得到他的父親歐陽宰的寵愛,屢鎮外州。先後統軍平定雍州叛亂,屢立功勳,頗得歐陽家族內部的推戴。在他三十歲那年,其兄歐陽劭弒父,歐陽信起兵攻殺歐陽劭,奪
得歐陽家主之位。此後五十多年時間裡,歐陽家始終是天朝最為顯赫且實力強大的家族之一,並在「四柱國」中牢牢佔據了第一的位子。
但由於即位方式不是常規模式,歐陽信對歐陽家族的旁系支脈十分忌憚,生怕他們也如法炮製,於是不斷打擊、削弱旁系支脈的勢力,引發家族內部的強烈反對和抵制。歐陽信人為離間了歐陽家族的親情,把一家人搞成二元對立,甚至如同仇讎一般,非但沒有從根本上消除威脅其地位的根子,反而加劇了相互之間的猜疑和提防。
歐陽宣是歐陽信的親叔父,屢遭猜忌,歐陽宣便聯合歐陽家的一部分人另立門戶。歐陽信花了好大氣力,靡費無數才把此事平息下來。歐陽宣失敗被殺,一下子引爆了歐陽家族的感情火藥桶。
尤其是歐陽家不乏頗有才幹者,像歐陽誕、歐陽鑠,都被歐陽信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而歐陽信對兄弟們痛恨的原因之一,是當年父親對諸子愛寵不均,歐陽信從未得到父親青睞,長久的嫉妒與抱怨使其心態失衡,痛恨父親、痛恨兄弟,及至那股可怕的情緒爆發出來,連他自己也無法控制。他未必不知道父子失和的痛苦,但像萬萬千千出現問題的親子關係一樣,父輩犯下的錯誤,往往下一輩還會延續。而他自己在父子關係上,做得連他父親都不如。
此前,歐陽劭在謀取歐陽家主之位的時候,實力遠大於歐陽信。他曾派人帶去自己的親筆信給歐陽信,歐陽信看到歐陽劭說要除掉自己,還向信使求情說能不能寬限自己一點時間讓他去向母親告別,由此可見母子感情還是十分深厚的。歐陽信的母親裘氏名叫裘若男,也是一名絕代佳人,當初少年時似乎就是因為姿容豔麗才被歐陽家族看上,但歐陽宰紅顏知己不少,美麗的容顏自然更是隨處可見,裘若男美則美矣,但是不太會說話做事,就是不會討好人,於是憑藉著那一時的盛寵生下了兒子歐陽信之後,就被歐陽宰冷落了。歐陽信到了5歲時,因為母親本性善良,不善鑽營,在激烈的鉤心鬥角中漸漸失寵受到排擠。於是,裘若男請求歐陽在同意她攜幼兒離開帝都前往江門。這一年,裘若男才24歲。
與此同時,遙在千里之外的涼州,孟家家主孟良也正與一個人徹夜詳談。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孟家的忠心奴僕、滅荀會的首領,劉士奇。
而今夜兩人的談話,正是為了荀天盛而來。早前,孟良親帥大軍,剿滅了雍州叛亂,兵鋒已臨中州城下。事實上,如果此時與荀天盛撕破臉皮,以孟家軍的驍勇,破城只在片刻之間。
荀天盛因為預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特命四方將軍及各軍種司令連夜前往帝都開會。四方將軍,即東南西北四大野戰軍指揮官,平時在「聯合作戰指揮部」任職,只有發生戰事,才可持軍部調令,前往部隊指揮作戰,受參聯會與軍部領導。陸海空天四軍種司令,為榮譽稱號,無實際指揮作戰許可權。
參聯會主席,全稱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受元帥領導,負責參謀諮詢和指揮作戰。參聯會既是執政官、元帥的軍事諮詢機構,又是向各部隊釋出命令的軍事指揮機關,下設「聯合參謀部」和「最高軍事指揮中心」(又稱大本營)兩大核心機構。一旦戰事開啟,聯合參謀部就會成立最高作戰指揮部,軍令由「最高軍事指揮中心」發至作戰指揮部,再由指揮部發至第一線作戰部隊的指揮所。同時,還設有堅固的地下預備指揮所,即「國家預備軍事指揮中心」,在空軍基地的4架e—4b型飛機上還設有「國家緊急空中指揮所」,以便在緊急情況下取代前兩個指揮所實施不間斷的指揮。但部隊調動之權被軍部掌握,有時會面臨命令下達卻無兵可派的窘境。
軍部大臣,全稱為軍事統率部總領大臣,受元帥領導,執掌軍令,有部隊排程之權。軍事統帥部掌管全國武官的選
擇、任用和兵籍、軍機、軍令之政,為軍事行政的總彙部門,若無軍部調令,軍將不得擅動。說起軍部的設立,這與天朝誕生時的歷史背景息息相關,當時門閥林立,將領手握重權的現象依然存在。為了節制門閥勢力,天朝大力推行重文抑武,對文人及其尊重,俸祿也極豐厚。在考試選拔方面,取消了門第限制,嚴格考試製度,錄取名額也大大增加。透過考試進入仕途要比凱旋而歸的將軍更榮耀,一種蔑視武官的思想觀念在社會上大為流行。此後文風日盛,武將地位低下,並且兵將分離制度,將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領兵作戰的將領沒有調動軍隊的權力,出征或者執行任務的將領只有持軍部調令,其配屬的部隊才能聽命而動,只為避免出現武將擁兵、藩鎮割據的情況,造成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局面。但即便如此,門閥勢力也並未最終消亡,為抵禦四方蠻夷,天朝設立了四大衛戍區,在衛戍區範圍內,指揮排程不受軍部節制,但表面上依然接受參聯會的指揮,即便時常發生聽調不聽宣的現象。
衛戍司令即為四大衛戍區司令官,負責各自衛戍區的防務。
這些都是l10級的高管,只有才有地方文職和武官。其中,直隸文職中主要有:國府各部大臣、帝國銀行行長、都察院院長、帝國法院副院長、議院左、右議長;直隸武官主要有:參聯會主席、軍部大臣、禁衛軍指揮使等;地方文職有:「五都」總督;地方武官有:衛戍司令、四方將軍等。
「家主,最新的訊息,四大野戰軍已經完成集結,全部駐紮在永和市和柯城一線,與我們西進大軍形成對峙。」劉士奇說道。
「四大野戰軍?呵呵,這些年,他們養尊處優慣了,怕是連槍都拿不動了吧。」孟良不屑道。
「是是是,四大野戰軍的確對我們構成不了威脅,但是,荀天盛手裡的禁衛軍,我們還是不得不防啊。」劉士奇說道。
禁衛軍是一支獨立於軍部管轄的軍事力量之外的部隊,受元首直接指揮,衛戍帝都,為帝國最為精銳的部隊,其士兵皆為萬里挑一的精英,人數3萬人,由一個指揮部、五個重灌旅、一個空中突擊旅、一個飛行旅和支援部隊組成,駐守在帝都外圍十公里處。
禁衛軍指揮使,l10級,禁衛軍的最高指揮官,負責保衛元首和帝都。
「你放心吧,饒是禁衛軍確實強悍,但是遇上荀天盛這個昏庸之輩,也無法發揮它的真實戰鬥力。」孟良說道,「對了,你不是說,有重要情報告訴我嗎,不會就是說這個吧?」
劉士奇笑了笑,說道:「自然不是,家主,前段時候,有一個人突然找上我,並向我說了一件非常震驚的事情。」
「誰?」孟良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