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至暗時期紅麻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溫馨搖了搖頭,說道:「你錯了,這其實只是噩夢的開始,你當滬上郊區的這種情況是怎麼造成的,說白了,罪魁禍首就是這個紅色低麻。至到今天,老百姓對它也是諱莫如深,私下裡只敢叫「紅麻子」來稱呼。」
李睿皺了皺眉,問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溫馨接著說道:「紅麻子佔了滬上之後,在「保境安民」的名義下,剝奪老百姓的個人財產,廢除商品貨幣,驅趕全體居民下鄉勞動,而所謂的鄉下,其實就是我們現在的郊區。老百姓接到全城疏散的命令時,紅麻子先是說外面軍閥的飛機馬上要來轟炸,為了確保全城居民的安全。後來又說是擔心城裡隱藏著大量敵人,需要做統一清查,並且宣稱過不了多久,一定會讓他們回去的。隨後士兵們拿著槍逼迫市民立刻離開城市,很多人都沒來得及收拾行李,就已經被槍頂上了路。」
可是目的地在哪裡?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必須馬上走,到農村去。
疏散的最初,有的人因為還要等待外出的家人歸來而要求停留一些時間,被紅麻子士兵直接槍決。有的家庭躲在屋內拒絕執行疏散命令,被連同房子一併炮決。
就這樣,不到三天,滬上城裡已經不見人煙,成了一座死城。疏散沿途哀嚎遍野,數萬人死於遷徙途中。
紅麻子將所有城市居民強行驅趕至農村,並不許他們攜帶任何財產。這些人被迫來到農村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每年的收成除了口糧、種子外,其餘的需要全部上交。
事實上,紅麻子沒有經驗、也不準備學會管理大城市。他們奉行的是「最純潔」的烏托邦,在他們看來,城市是醜惡的象徵,它會腐化幹部和群眾,要建設理想社會,就必須消滅城市。
紅麻子很多提出了一系列「振奮人心」的治理主張,比如,取消貨幣和市場,實行按需分配和全民供給制。男女老少集體勞動,全國婦女一律留短髮,吃飯實行大食堂配給制。禁止私人擁有財產。取消家庭,不允許自由組織家庭,婚姻由組織安排,婚後夫婦要分開居住。禁止人們從事宗教活動,勒令僧侶還俗。不設正規學校,禁用書籍和印刷品。取締傳統歌舞戲劇,嚴禁西方文化傳播。人們不能自由流動。不設郵政電信,沒有醫院。把人分為「舊人」和「新人」。「舊人」是原先跟著他們打天下的人,主要是農民。「新人」則是原先城市中的人口,主要是知識分子、僧侶、技術工人、商人、城市居民等,他們處在「舊人」的監督和管制下,要麼被清理,要麼在超強度的體力勞動中累死,或者被飢餓和疾病致死。
全新的社會治理體系:集體勞動、集體吃喝、集體婚姻、集體睡覺,加上按需分配、全民供給、不用賺錢、不用上班、不用學習、不用擔心生老病死,一切有紅麻子包辦。看起來,是那麼振奮人心、鼓舞鬥志,讓人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可是,沒過多久……
集體生產和分配製度導致社會生產力低下,糧食供應越來越少,到後來每天都有人餓死,野菜、草根、樹皮很快被吃乾淨,後來活著的人開始吃死人肉。
活著的人每天都要接受思想改造,城裡的市民學習怎麼樣幹農活,稍有懈怠就會被懷疑為階級異己分子受到整肅。***徒則必須吃豬肉以證明自己脫離信仰,反抗者格殺勿論。不計其數的女性被迫接受「集體婚姻」。
溫馨氣憤道:「你是不知道,這個「集體婚禮」啊,簡直就不把女人當人。在同一個儀式上結婚的人少則310對,多則3050對,甚至超過100對。大多數男人和女人不被准許選擇他們的配偶。有的夫婦在婚禮儀式之前不知道他們未來配偶的名字和長相。他們自己的家人,通常也不被准許參加婚禮或參與作任何決定。」
「這,這也太不人道了!」李
睿也氣不打一處來。
「有時候女人被強迫和在戰爭中傷殘了計程車兵結婚。那些拒絕接受傷殘男人的女人會遭到監禁和折磨,或被強迫去遠離他們家人的地方服苦役。有些面臨被強制結婚的女人自殺了。聽我奶奶說,她的外婆跟她說過一個故事,說那時候紅麻子計程車兵,就指著一張名單上的名字要村子裡的女孩子們結婚。第二天的婚禮儀式上,男人和女人被要求站成兩排。然後村長要求夫婦互相攜手並宣誓他們會共度一生,這樣就表示他們結婚了。結婚以後,夫婦只被允許住在一起幾天,然後他們各自回他們的生產組。每隔710天他們會被允許回家聚會一次。」
對紅麻子來說,這種集體婚禮的主要目的,不是建立一個個家庭單元,而是生產能為他們效力的孩子。
溫馨繼續說道:「郊區沒有學校,孩子們就在樹底下或者人家裡學習。他們的老師常常是隻有很低讀寫能力的貧農。等孩子們長大一定歲數之後,他們會把孩子從各自的家中帶走參加,那種強行灌輸思想的訓練班,為了使他們將來能成為士兵、衛兵和傳令兵。至於那些還小的兒童,他們收集糞肥,割草,收集人糞作肥料,還攜帶武器上戰場,在戰場上他們有時候被殺死或者受傷。」
最繁重的任務分配給成年人,他們得挖掘水渠和水庫,建造堤壩,伐木,整理土地,種植和收割稻子。幾乎每個人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沒有休息日,也沒有夠量的食品。他們有時候從日出工作到半夜,如果月亮足夠亮。沒有月光的時候,就架起火堆來照亮稻田。工作中犯有重複性的或嚴重的錯誤則可能導致死刑。
那時候,男女老少集體勞動,在公共食堂集體就餐。滬上原是個魚米之鄉,但因糧食產量逐年下降,人們只能勉強喝上稀粥。為了彌補伙食不足,有的人偷偷種植蔬菜,餵養家禽家畜,結果都被紅麻子沒收。食物不夠吃,自力更生也不被允許,那就只能偷,而偷竊食物只要被發現,輕則捱餓,重則槍決,因為所有食物都是紅麻子的。
「紅麻子如此倒行逆施,老百姓難道不會反抗嗎?」李睿問道。
「怎麼沒有反抗,但是紅麻子手裡有槍,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哪有力氣反抗?那些實在受不了的,起來跟紅麻子拼命,結果都被殺了!」溫馨回到道:「紅麻子到處設立「萬人坑」,又被稱作「鍾屋」,說不聽話,就被拉到鍾屋裡去。整個郊區一千零八十個社群,就有一千零八十個萬人坑。前些年,咱們福全社群的萬人坑被髮掘,挖出了出近150萬個骷髏!」
「那後來呢,紅麻子就這麼一直猖狂下去了?」
「惡人自有天收,紅麻子猖狂了兩三年,「輝煌帝國」的軍隊就進城了。紅麻子也就從此成為過去式了。」溫馨說道。
李睿更加不解,問道:「既然如此,為何「輝煌帝國」的統治者沒有改變這裡的現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