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宋濂走了出來說道:「陛下,現如今辦學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處理,西南深造的學子全都在來的路上了。」

朱元璋聽到這個訊息後,很是高興:「好,好。」

現在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

等西南這批學子學成後,便就土司制度土崩瓦解之時。

這批學子,朱元璋將給他們安排到西南的各個職位上,去分解土司的權力。

到最後,那些土司手中的權力將所剩無幾,那怕他們知道也無可奈何。

因為這群人乃是西南出去的學子,而且他們也只是響應朝廷的號召。

要是他們敢有不服,正好給了朝廷一個武力鎮壓他們的藉口。

到時候百姓只怕也不會站在他們那邊。

現在朱元璋正在給西南地區輸送源源不斷的新思想和新事物。

要是他們敢反抗的話,只怕那些得到甜頭的民眾是不會讓他們得逞的。

畢竟土司制度只是惠利幾個人,瓦解土司制度,得到利益的可是一群人。

俗話說的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能簇擁你當土司,只是因為你能給他們帶來利益。

要是你不當土司,朝廷還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利益,你猜他們會怎麼選擇?

楊廷和隨後說道:「陛下,現如今科考已經完成了,正是補充官員的時候,您看。」

朱元璋被楊廷和這麼一說才反應過來,現在朝中官員大多數都是老臣,是要增添一些新的血液了。

而且現在朝中人手確實不足,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可以好好選拔。

於是朱元璋開口道:「那便從這一屆考生中選取吧。」

隨後又說道:「你們要是有推舉的,儘管推薦,只是眼睛擦亮一點。」

說完看了一眼群臣,不再說話。

這句話其實就是在敲打他們,讓他們小心一點,上次貪官的事,他們應該都還知道,要是有那些想死的,將那些親戚推舉上來,那就的小心了。

之前朱元璋曾經頒佈過,誰推舉的人,要是那人犯了什麼錯,推舉之人同罪。

想到這裡,眾人都不敬感到一陣惡寒。

上次那群官員的下場他們可都是有目共睹的,要是誰想死的快,那就推吧。

一時間,眾人都不敢開口說話。

畢竟誰都不是朱波,身邊能有那麼有能力的人,要是有了,他們也不至於還是一個小官員,想到這裡,他們都恨不得自己身邊能出來個像楊廷和,解縉和姚廣孝這樣的人才來。

朱元璋見下面沒有什麼聲音,知道自己的震懾還是有些用處的,之前朱元璋沒有查出貪官案的時候,沒發現居然有那麼多官員都是走後門的。

叫他們推舉,不是看在銀子的面子上推的,就是看著是自己本家人才推舉,完全沒有看人的才能。

這也讓明朝官員更加腐敗,這裡是親戚,那裡是友人,連環著,這如何讓他們沒有機會貪汙。

這次朱元璋就要讓他們知道,推舉人也得承擔責任,連坐。

這樣至少能夠避免沒有才能之人入朝中為官。

朱元璋隨後又提出:「將禮部主客司一分為二,一司常規工作,二司直屬皇帝,負責對外文宣,姚廣孝負責。」

朱元璋話音剛落,原本還在為推舉一事擔憂的眾人,一聽,朱元璋這是又給姚廣孝分權了。

姚廣孝聽到後,站了出來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