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再次看向朱權,冷漠地說:“再者便是關於朱權之事!”

朱權心裡顫抖,趕緊站上前。

朱元璋此時冷笑著說:“朱權如今年齡尚小,不宜參政,今日朝會結束以後便回封地休養。”

實則他也在等候,朱權主動認錯。

如果朱權自己主動認錯的話,就證明他尚且還有機會,他還能諒解朱權。

但是,朱權居然半點動靜也沒。

這使得朱元璋萬念俱灰。

他親生兒子居然就這樣的水平,格局如此之小。

用不著說,他的心中必須還很怨恨朱波。

不成器的東西!

讓他回自己的封地,也算不上嚴懲,不過是代表了他的疏遠和失望罷了。

只是,如果朱權日後回到封地,仔細想明白了自己的錯誤以後再找他認錯,朱元璋還是會諒解的。

因為好歹是他親兒子!

他依然無法狠心,對他苛責太過。

朱權此刻仍然有機會翻身,可現在,全場都安靜了。

大家都在偷瞄朱權的臉色。

朱權同樣是大明的邊塞王,地位並不差於朱棣他們,乃至於還要更高。

但是此時他竟然最先失去了皇帝的心,關於緣故,大多數人也很明白。

不外乎是因為慶功宴時,他帶著諸王為難朱波。

那時朱元璋並未多說,可是想來肯定也在琢磨此事。

心中對他已然積怒,不過是沒發作罷了,到今日才算略施小戒。

眾人並未開口,部分文臣儼然慶幸方才自己並未因為蘇杭封地的事情上去說話。

即使是朱權這種有功績的王爺,冒犯朱波以後都被皇帝疏遠。

更別說像他們這樣的外臣?

親兒子尚且是如此結果,如果是外臣站開口,那結果只怕更加不幸啊。

丟了官職估計已經算輕的,說不定還會因此而丟命!

現在,朱權的表情同樣青紅交加,尤其是旁邊還有群臣和諸王輪番注目,簡直是公開處刑。

他這下算是臉面盡失,他理應沒敢埋怨朱元璋。

因此,全部的憤怒全是都記載了朱波的腦袋上,若無朱波,他如何會得到此結果?

是!全是由於此偽君子!

狗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