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縉一身素袍,好像一點也不熱似的。

有時候朱棣問他熱不熱,他就老神在在地說:心靜自然涼。

朱棣真是忍不住感嘆,朱波這小徒弟,倒還真是個人物。少年老成,人放在人群中雖然不出眾。

但是一旦你和他仔細交談幾句,就會發現這個小孩兒特別鎮定。

什麼時候都臉上都掛著笑,好像這天下沒有什麼事情會讓他心煩似的。

朱棣有時候都會覺得,他的身上有一種非常強悍的信念感,但是具體要追究起來,他有覺得模模糊糊地搞不清楚了。

此時,解縉微微一笑說:“這第一個好訊息,自然是罪臣被殺,陛下下令清算格殺涉案的地方官和民間財主,追繳贓款。”

朱棣點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這第二個好訊息,是我師父之前謀劃的糖霜生意,如今已經正式在安南流通,我軍現在軍費充足,彈藥物資此刻應該已經快到了。”

“第三個好訊息,趙瑁已死,陳天平在升龍都城領功掛帥,安南已經讓出我們三百里國土,捷報此刻已經傳回京師了。”

朱棣聞言大喜。

雖然這三件事情,他每一件都知道,也都參與了。

但是他其實沒想到計劃會這麼順利,這麼快,導致他都沒想到這三哥個好訊息就代表著三件事同時取得了成果。

顯然,這樣的成果令人驚喜啊。

朱棣注視著仍然一臉淡定地解縉,心中忍不住腹誹。

真不愧是朱波的徒弟,聽見這樣的好訊息,饒是他也忍不住露出喜色,但是解縉這小子卻還是老樣子,寵辱不驚。

“這一次,你立了大功,等到凱旋迴京之後,我定會為你向父皇請賞的。”朱棣說完,就轉身去給手下的將士們鼓舞軍心去了。

“謝殿下。”

解縉不卑不亢道。

其實,他早就已經收到了姚廣孝的來信。

信中把京師最近局勢動向全部都寫了個明明白白,當然也包括朱波沒有去禮部的事情。

朱標接手了禮部,一定會大力整改,在用人方面也會更加的謹慎,想必也不會這麼快就填自己的人進去。

而朱波這邊已經答應姚廣孝,要送解縉和楊廷他們師兄弟二人進禮部了。

但前提是,他們兩個自己必須爭氣,得帶著足以進入禮部的戰功回去才行。

解縉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感到意外,朱波的性格,他們這兩個徒弟自然是最清楚的,師兄之前便早有預料。

估計朱波不一定願意去禮部任職,說不定還會想辦法推辭。

畢竟他們這位師父的口頭禪就是:要鹹魚,不要打工。

所以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

如果朱波去了那肯定是最好的,可要是沒去的話,只要他們兩個可以進入朝廷,以後自然也會見機為朱波謀劃……

想著,解縉不動聲色地搖搖頭。

隨後,他在書案前坐了下來,專心把自己這邊的情況告訴師兄楊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