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儒(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元璋的心裡已然對此老臣感到不悅,立馬不講情面地責問起來:“按照朱波對於朝廷的功績,執掌禮部難道不適合嗎?”
“老臣,老臣是覺得鎮國王身兼多重要職,不清楚禮部制度,才沒有推薦鎮國王的……”李善長的話越往後面越輕聲。
好歹是六部之一。
他還是想試試,是否可以略微爭取爭取,不管是讓太子,或許叫宋濂去,他好歹都可以受益。
可朱波去就不一樣了,朱波所管之處,幾乎是密不透風的。
不管是之前的兵工坊,或者錦衣衛,完全成了朱波自有的機構,旁觀者根本不能獲得便利。
“你是認為朱波學識不足麼?”朱元璋忽然就笑了。
“這……老臣不是這個意思。”
李善長一時語塞。
朱波的學識還不足嗎?
這世上只怕沒幾個人可以說這種話。
朱波之前曾經靠著隻言片語,就可以把方孝孺如此之才辯得無法還嘴。
更何況他在儒學上的種種革新,儼然改變了大明學術圈。
此時科舉考試裡有時候都怎麼如何商議朱熹了,反而討論起朱波所言。
而且還有人特地總結了一本《朱子曰》。
這位朱子說得便是現在的朱波,並非朱熹。
他在學識上的成績肯定夠了。
現在,李善長留神說:“微臣主要是考慮到,禮部受到趙瑁損害,一定有很多的弊病,叫鎮國王初去只怕難以下手。”
“因此,老臣才想舉薦對禮部已經有了認識的人去,而後緩步整頓禮部。”
朱元璋聽完他的話,卻對李善長露出了一個有趣的笑:“你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可要整頓禮部過去遺留的弊端,只怕並非朝夕之功,何況你二位昨日忙碌整宿,你們可有收穫?”
“此……老臣尚無發現。”
李善長忍不住擦汗道:“老臣愚鈍,至此並無收穫,可也是由於這樣,老臣才認為這漏洞不好修補。”
“因此才需通曉政務之人來執掌禮部尚書,若非這樣,恐不足夠整頓貪腐之氣。”
朱元璋突然開口說:“那咱如果說,你們沒有找到的弊端,已然搞定了呢?”
“什麼?”
聽見朱元璋這麼說,李善長忍不住大驚,仰頭滿臉疑惑。
搞定了?
什麼情況,這群弊病肯定是經年積累,即使是他們二人,查詢整晚,才只是勉強確定了個方向罷了。
而且還是因為他們這些年處置政務的經驗。
這樣的經驗,縱觀整個朝堂就他們有。此時朱元璋居然說,這弊病已然搞定了?
只一晚上?
這下子,李善長的心裡只有深深地懷疑,狗日的,肯定是逗我!
然而,朱元璋卻還是一臉瞭然地微笑:“你說倒巧了,若非昨日沒看到你,咱肯定會疑心你昨日也找了朱波了。”
“什麼?”
李善長呆住了,更加迷惑。
書案之後,朱元璋笑了笑說:“你方才所說的那個難以修復的弊病,昨日朱波已然找到,而且已經把這件事搞定了。”
“啊?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