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

姚廣孝強迫自己剋制內心的激動之情,笑著說道,“我不過是在想,把這樣的目標實現的話,朝中沒有人是絕對不行的,像此時的文官,見識都太淺了,完全無法瞭解,少爺的宏偉大計。”

“我認為,朝中的文官們不僅不能實現這樣的大計,還將成為阻攔。”

“你的話也很對。”朱波很認同的頷首,有點賞識的看了看姚廣孝。

必須要說一下,這過分黑衣宰相,確實是些能耐,很容易便看透這當中的問題。

姚廣孝確實沒說錯,此時這些文官的見識確實很淺,其實,他們只是些官僚罷了,因此他們的見識很受侷限。

眼裡只看的到自己面前的一點利益,叫他們去推行攤丁入畝,如同把他們殺了似的。

若是叫他們到西洋去,是更不可能的。朝中僅有兩位是有些見識的人才,分別是李善長以及劉伯溫。

遺憾的是,他們二人此時年齡都有些大,到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後,就不再像年輕的時候,那樣的力爭上游。

他們二位對於朝廷即將出徵東瀛,以及製造寶船的事,表示支援,就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若是期待他們可以把朝廷去西洋的事推行下去,確實有些太離譜。

姚廣孝看到後,立馬說道,“因此,我認為,我們理當幫助朝廷,栽培出可以適應以後大形勢的一些能臣,就像是如楊廷和以及解縉!”

“嗯?沒想到你竟然這麼器重他們二人?”朱波淡然一笑道。

“他們二人非常的聰慧,以後絕對會成為朝中能臣,往後,如果他們能變成位高權重的大臣,絕對可以幫助朝廷推行橫跨西洋的事,還可以幫助您,帶領我們大明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姚廣孝不由得有點興奮的說道。

“聽你這樣說,好像是這樣的。”

朱波用手摸著自己的下巴,好像在思考著什麼似的,微微頷首說道。

他們二人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天才,二人自從拜自己為師以後,學到的知識不僅僅是四書五經這些基本的,還鑽研起,當代一些天文地理的知識。

他們學習的進度,確實是快到叫人目瞪口呆,如果換成當代的話,至少是可以進入少年班的程度。

歷史上的解縉以及楊廷和,依靠古代所能學到的知識,都可以當上一代名臣。

現在,他們經過當代的教育後,可以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朱波也沒敢猜測。

往後,若是朝廷橫跨西洋,把各國變為自己的至民國,他們二人確實是最適合的推行者。

何況,現在他們二人也都幫助自己在處置一些日常的政務。

因此,他們對全朝廷的執行機制也是非常的瞭解。

“你的想法是,叫他們此時去朝廷做官嗎?”朱波好像在思考著什麼似的說道。

在此是這個時期,想做官,也不是必須要去科舉,由大臣推薦也是可以的。

像是方孝孺,實則,他也沒有去科考,只是由他父親的朋友推薦後做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