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幾歲的時候父母就不在了,接著,又看到大哥和二哥,把僅剩的一點食物留給他,二人卻被餓死,他從此之後也以乞討為生。

因此,他對自己的至親,向來是很珍視的。

他總是想多生些兒子。

直到此時,他的兒子有二十個。

這僅僅是現在的,之後他的兒子還有許多。

此時這些兒子全都成年,被分到了地方去做藩王。

他這個農民的觀念,總覺得多子多福,他的這些兒子互相攙扶,大明絕對能更阿基興盛。

他立馬揮揮手,說道,“趕緊坐著,來看一下這個新兄弟。”

“好的。”

朱權他們此時的表情並不是很自然,可只能坐著。

朱元璋此時已經喝醉了,並沒發現,不過是,很鄭重的對他們說:“今後大家可就成了一家人,一定要互相幫助。”

“好的。”

朱權此時笑著頷首,向朱波施禮,“今後請多多關照。”

“不用這麼客氣。”

朱波展示出職業笑容,但是心中卻不這麼想,我有不是有什麼毛病,為何要關照你?

寧王朱權。

同樣是很出名的一個人。

這個人確實才華非凡,從小就很聰慧,十三歲時被冊封寧王,到十五歲時就有了封地,成為一位藩王。

他被冊封的封地,就是此時的內蒙古一帶,與北元可是連線的相當緊密。

但與北元打交道如此多年,他並沒有太吃虧,還將他的權勢增加了不少。

堪稱帶甲八萬,革車六幹,並且,他的騎兵,全是些十分善戰的。

相當於,他是鎮守邊關的這些王爺裡面,權勢最大的其中一個。

他可是才二十多歲,到了邊關才幾年時間,就發展出這樣的成績,確實很牛。

後世,對他有一句評價。

“燕王善戰,齊王善謀。”

把他與朱棣都相提並論了,因此,可以想象的出,他的身份有多高。

這回的滅元大戰,他沒有出兵,是因為朱元璋命令他,負責很關鍵的鎮守邊關之責。

如果北元最後逼到狗急跳牆,對中原發起突襲。

齊王這支軍隊,就成為很關鍵的一道屏障,儘管並沒用上,可好歹也立了一大功勞。

這回封賞時,他也獲得了不少獎賞,他自己的封地儘管增加的不多,可也有數百里。

儘管不像朱棣他們那麼多,不過也算很好的,因為他並沒做什麼,卻擴充了一點封地,絕對是很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