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來到草原以後,也令大家無比的敬佩。

他並非是做出了多大的功績,只是他做出的種種行為。

他並非像那些一般的上師,只是混吃混喝。

他一直很實在的協助大家,他會教窮人的小孩唸書,會為老人醫治,會把他的俸祿給打仗負傷的人。

唯一沒給自己花錢,他更是不常到寺廟中去,可是論及佛學方面,沒人可以與他相比。

當他到了草原後,只要是論經大會,最後的獲勝者總是他,他棲身的帳篷,一直都十分簡樸,並不是珠光寶氣的寺廟。

姚廣孝與一般的上師相比,簡直是個苦行僧一樣。

別的上師,終日想的是,用佛祖到每個部落中,光明正大的佈施。

可姚廣孝一直把自己很少的一點積蓄,給別人,一對比,就能知道誰更心善。

因為姚廣孝這樣做,無聲無息間,讓大家對他無比的敬佩。

此時,部落裡面出現任何問題,若是沒有姚廣孝親自去做一場法事,似乎都感到缺少了什麼似的。

姚廣孝在草原上是極具威望的人。

大家全都很信任他,姚廣孝確實一位大師。

現在,他說可以為大家,消災解難,大家都很信任他。

重點的是,因為姚廣孝品性很好,無人會質疑他。

更加用不著說……

此時姚廣孝要犧牲自己為草原的百姓消災解難,更叫人感動。

就像是割肉喂鷹一樣。

若是懷疑一個用自己性命為代價的人,還有天理嗎?

此時,本來因為哈剌章感到十分惱怒的群臣,現在也慢慢氣消了!

大家都感到十分傷感,由於得知姚廣孝要犧牲自己而感到悲傷。

“大師……竟然要為了我們犧牲給自己。”

有的人非常感慨。

“咱們怎麼能承受他的大恩,大師甚至不需要我們供養他,現在卻為了我們犧牲自己。”

非常虔誠的人,此時竟然感動得哭了。

這時候,失烈門看時機已到,於是,假裝十分哀痛的說:“我知道大師有一個遺願,正是擔心無法把自己的佛法,繼續宣揚下去。”

“他很希望可以在自己死之後,還能接著宣揚佛法。”

“大師真是個偉人……”

聽見後,大家全都十分的悲傷。

“大師如此好,如何可以就這樣犧牲,不可以,咱們不可以讓大師為我們犧牲。”

有的人此時非常的感動。

失烈門一臉唏噓道,“此時大師已經做了決定,無人可以阻攔,我們此時可以做的,正是幫助大師做好法事。”

“說的對……”有的人表情很沉重的頷首,隨即說道,“徐王的話很對,我的部落自願拿出一千頭牛羊,為大師助力做好法事。”

“我的部落可以出人力,請大師儘管吩咐,我們所有人全都可以幫忙。”

“我們拿出三十萬貫寶鈔助力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