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把最好的結果說給你聽,最終,說起來是屯田,絕對會被將領私佔,軍戶也會成為將軍的佃戶,更可能是比佃戶的身份都要低的人。”

“這樣的狀況,他們根本沒可能訓練,可以活著就很好了。”

“屆時,若是要開戰,皇帝只會看到……所有的軍戶全不像軍人,只是些農戶。”

朱波一臉的五味雜陳。

這些問題,並非朱波自己胡謅的。

確實在史記中有記錄。

這樣的問題,全是由於這個衛所制度,慢慢演變出的。當大明末期,這樣的問題儼然達到頂端。

將軍採取各種方式將屯田佔為私有,軍戶全是將軍的農奴。

更有甚者,連農奴都比不上……

由於他們這些軍戶是不可以逃走的,更不可以隨便更換戶籍,因此,他們根本不能得到地產。

這樣一來,巴望這些奴隸一樣的軍戶戰場上打仗嗎?簡直是妄想!

到明末期,大明的軍隊說起來是六十萬人,實則大多數全是些傷殘老兵,同時還有些拿空餉的罷了。

若是發下軍糧,全會落到將領自己的口袋裡。

到崇禎時期,孫承宗去往遼東鎮守邊關的時候,想到一個衛所裡面演武。

但是,他詫異的看到,差不多三萬人的一個衛所,居然只能找出三百名可以打仗的兵。

其他的完全不能被稱為軍人,全遼東看上去有很多軍隊,其實可以上戰場的人,居然比不過女真族,要知道,他們全族都只有百萬人口。

因此,被逼無奈的他只能找朝廷支援自己。

當闖王他們為禍天下時,最終在明末期出現了一些名將,像是盧象升他們,他們的下屬,全不是那些軍戶,全是他們從故土招來的。

那些軍戶……

真是抱歉,他們由於被逼無奈,大多數都跟隨闖王造反了……

因此,儘管朱元璋此時的想法很好。

可是,這個衛所制度真的是影響巨大。

此時弊端沒有展現出來,是由於此時才是盛世之初,國家還在飛速發展中,兼併土地的情況不是很厲害,大家都要有所顧忌。

並且,此時可是有朱元璋如此一尊深惡痛絕貪官汙吏的皇帝,什麼人敢亂來?

但是之後,即使有賢明的主君,都完全阻擋不了這個弊端引發的禍端。

當朱元璋認真的聽完了朱波做出的講解後,立馬緊皺著眉頭,很久都沒有出聲。

從他的表情能看出,此時他相當的糾結。

他一直都是做事十分的果斷,但是此時,確實讓他很遲疑。

他能聽的出朱波的這些話都十分的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