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志氣很好,不過這如果不是皓首窮經者做不得。”朱波欣賞地頷首說。

小夥子非常有想法,和他這樣的鹹魚大不相同。

此時,解縉卻滿臉堅定地說:“即使是花上一輩子,晚生也必須要做到!”

“哦?你叫什麼?”

朱波漫不經心地問,其實也沒什麼,年輕人嘛,大多都是這樣的。

“回先生,我名叫做解縉。”

“哦,你叫解縉啊……什麼?你說你叫解縉?”

朱波嘟囔著,忽然感到不對勁了,隨後立馬回過神來問。

他仔仔細細,認真端詳著解縉,突然道:“你剛才說自己是江西來的?是否是來自吉水縣人?”

“先生難道聽說過我?”

解縉呆住了,隨後他便非常興奮地反問說。

他雖然之前在吉水那邊的確被人叫做神童,並且他的名望也已然傳遍江西。

而且京城裡有些和自己父親修好的人也瞭解他的名聲。

但是他還是感到很意外。

朱波那樣的人居然也聽講過他?

一下子,他就興奮得不清楚如何是好了。

“嗯聽講過,你就是那個神童嘛。”

朱波頷首。

他肯定聽講過啊。

縱觀明朝三百年,解縉的才學可以排進前三。

而他修書的事情也不是喊口號,之後他的確做到了這件事。

《永樂大典》就是他修訂的。

直接能夠比肩《四庫全書》,傳聞似乎比其還要更加廣博。

不過朱波同樣也不過是聽說的,詳細情況是怎樣的他並不能全部瞭解。

不過毋庸置疑的是,這肯定是部鉅著。

他眼前的解縉現在仍然不過是小朋友罷了。

不過解縉此人也不宜從政,因為他性情驕傲且簡單,很容易被人玩死,之後此人被朱棣殺了同樣是由於他過於自持造成的。

“晚生有愧,得先生謬讚。”

解縉趕緊拱手道。

朱波此時也才十多歲罷了。

現在卻有這樣大地成績,他才是正兒八經的神童。

跟朱波相比,自己又能算什麼呢?

解縉儘管很驕傲,但是那同樣是因為他知道自己才學極高,但此時他遭遇了比他學識更厲害的人,他自然也是服氣的。

毋庸置疑,他現在非常崇拜朱波。

朱波盯著他,突然道:“你說你想跟著我學習是麼?”

“這……正是。”

解縉趕緊頷首,隨後又有點慚愧地說:

“學生自知只有些粗苯天賦,並無如此福分,可學生已經打算常住京城,若是可以常常見到先生討教便已然知足了。”

“倒也用不著這樣。”

朱波思考了說:“你想要跟著我學習其實也並非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