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好走。”

劉伯溫也站了起來,將他們送至外邊,等他們離開後,卻稍稍嘆了一聲。

他的旁邊有個年紀大概三十多歲的男子,蹙眉問道,“爹,我們如此做,是否有些不適宜?”

他的名字叫做劉璟,他是劉伯溫的次子。

劉伯溫大兒子十分有才,遺憾的是去年剛離開人世,因此劉伯溫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他對自己的次子,也越發器重,一直留在自己的身旁,還沒有出仕。

他完全沒抱怨,深受他父親的影響,不過是一直陪著劉伯溫罷了。

劉伯溫只是淡然笑道,“如何不適宜,你且說給我聽?”

“我們家從建國以後,向來就沒有插手朝廷的事,明顯朱波以後絕對會是厲害的權貴。”

“這樣的權貴,受寵的時候繁華似錦,但是一旦衰落,也不過如此,我們家又何須攪進去,一直避世不是更好?”

“我的傻兒子啊。”

劉伯溫帶著笑意瞥了眼他,擺擺頭說道,“那我問你,你覺得,為父之所以避世的原因是什麼?”

劉璟呆住了,回答道,“由於朝中風險太大,唯恐遇到難測之事?”

“沒有說錯,可也有問題。”

劉伯溫稍稍擺頭說道,“在元末的時候,為父為什麼會跟隨著聖上,並不害怕,要了解,只要是大戰,就會有可能瞬間喪命。”

“按照為父的本事,當時就可以避世,豈非更棒?”

“是……是因為所有的百姓,父親不想看到大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劉璟稍稍思考後說道。

“這不過是一個原因。”

劉伯溫感嘆道,“關鍵的原因是,為父當時已然看的很清楚,聖上的雄才大略超出一眾群雄,他的皇帝之氣,即使是在歷朝歷代的皇帝裡,也是名列前三的!”

“此天下一定是他的,跟隨著他,協助他,能用最快的速度平定天下,所有人都可以得享太平。”

“可是此時,為什麼……”

劉璟目瞪口呆,想說又沒敢說完。

“你想問,此時我為什麼想避世?”劉伯溫笑了笑,帶著點感嘆意味說道,“理所當然是由於,我已然無法看清以後的形勢。”

“陛下儘管還是擁有雄才,但終歸年紀漸長,現在朝中看上去很安穩,其實,不過是由於只有太子而已,陛下認為以後已然有人能交託,才可以保持朝堂的安穩罷了。”

“這樣的形勢看上去是安定的,其實早已有危險了。”

“若是太子不在,朝中有許多猛將,同時外面有極為掌控著重兵的藩王。”

“他們平常是守衛國家的人才,但是遇到危機時刻,也會變成禍端之源。”

“他們全不是泛泛之輩,若是新帝,沒辦法收服他們,以後將會如何,確實未知。”

“因為這群人,全是經歷無數次死難的,一般的書生會臣服皇權,可是他們絕對不會!”

“全是有過在戰場上殘忍經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