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指教(第2/2頁)
章節報錯
朱元璋厲色道。
“陛下安心,我們家的人從小便和此東西打交道,想必沒一會便會上手的。”
徐達和藍玉他們全都十分自信,當即擔保。
不過說罷了以後,藍玉仍然沒有忘記瞥了李善長:“不過就是不清楚,李祺是否可以了。”
“那就不麻煩永昌侯緊張了。”
李善長淡然地笑了:“李祺儘管自幼讀書,但是君子六藝一樣並未落下,自然也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這樣最好。”藍玉嘟囔一下。
朱元璋把他們之間的互動看在眼中,揮手說:“好了,剩下的事情你們回去之後再打算便是,咱也不留了。”
“是,微臣告退。”
幾人趕緊回答。
等到這些人走了之後,旁邊一聲不響的朱標,才走上前替朱元璋悠閒的倒茶,臉上掛著笑意道:“父皇,這回朱波掏出了新式火筒就叫這些人鬧到這模樣,倒是出乎兒臣的預料。”
“你認為他們這些明爭暗鬥好是不好?藍玉怎麼說也是你舅父。”這邊,朱元璋抬起茶杯小抿一口,用一種考校似的眼神看了一眼朱標道。
“父皇這豈不是看低兒臣了。”
朱標微微一笑:“兒臣如今是一國儲君,萬事自然都應該以國本為重,在考慮舅父這層關係之前,總得要先考慮大局才是。”
“文臣武將若是真的混到一塊也並非好事,新式火筒可以叫幾人有些摩擦對於國本而言同樣是件好事。”
“嗯,還行。”
朱元璋露出了欣賞的笑容,到底是他選的承襲者。
沒有由於微小的親人人情而偏向。
萬事要以大局為重。
這是每個帝王都需要具備的素質。
“只是,你此時便能明白這些?是否別的看法?”朱元璋接著又問。
“別的看法?”
聽見這個提問,朱標立馬一愣。
這還能有別的看法麼?
他認真思索也沒想到,於是只好開口提問:“兒臣愚鈍,望父皇指教。”
“你呀,眼神仍是不夠老辣。”
朱元璋淡然地笑了笑說:“此事究竟是為了什麼,觀念就在於朱波火筒。”
“朱波輕易掏出個東西來便可以引的這些人在此爭奪,因此真實強大的人是朱波。”
“說到底值得器重之人並非這些爭奪好處的人,關鍵在於這個可以創造好處的人。”
“朱波便是那姜太公,這些人就像是朱波面前的池子裡爭餌的小魚。”
“最終的決定權仍然還是都操控在朱波的手裡,如果朱波最後不滿意誰的兒子,難道對方可以學到什麼真的能耐麼?”